[发明专利]一种耐火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5418.3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1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戴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08 | 分类号: | C09J123/08;C09J163/02;C09J167/06;C09J11/06;C09J11/04;C09J11/08;C09J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汽车 内饰件 用热熔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粘结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
背景技术
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
以前人们习惯把汽车内饰件看作车身的附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这几年高速发展,汽车内饰件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成为汽车部件中发展最快的项目,消费者对内饰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汽车内饰件是称谓胶粘剂用量迅速增长的一个领域,近几年来汽车内饰件热熔胶的需求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火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火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端羧基不饱和聚酯树脂5-8、环氧树脂E44 5-8、美国杜邦260 EVA 30-40,抗氧剂DLTP 1-2、NDZ-401钛酸酯偶联剂 2-4、含氢硅油1-2、环氧亚麻籽油 8-10,微晶石蜡 1-2,三氧化二锑1-2,巴西棕榈蜡2-3,复合填料5-7;
所述的复合填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氧化淀粉9-15、硼酸锌10-20,火山岩粉12-14、当归油1.5-2.5、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2、柠檬酸钠0.4-0.6、醇醚糖苷1-2、硅烷偶联剂KH560 0.5-0.7,氧化铜0.3-0.6、磷酸三甲酚酯0.3-0.5、硬脂酸铝 0.1-0.2、丙烯酸甲酯0.1-0.2;
所述的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制备方法是将火山岩粉在900-950℃下于闪烧窑中闪烧7-9秒,取出,与氧化淀粉、硼酸锌一并加入适量水中研磨,加10-15%盐酸溶液调PH为5.5-6.5,研磨浆料至700-800目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调为中性,干燥,再与剩余原料混合,研磨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的一种耐火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为: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60-170℃,然后加入环氧树脂E44 、巴西棕榈蜡、抗氧剂DLTP,捏合10-20min,后加入剩余原料,于180-190℃下捏合9-18min,取出冷却,切粒后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热熔胶具有耐火时间长,粘结强度高,寿命高,不易燃等显著优点,提高了汽车内饰件的防火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耐火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其是由下述重量kg的原料制得:端羧基不饱和聚酯树脂8、环氧树脂E44 8、美国杜邦260 EVA 38,抗氧剂DLTP 1、NDZ-401钛酸酯偶联剂 4、含氢硅油 1、环氧亚麻籽油 10,微晶石蜡 2,三氧化二锑2,巴西棕榈蜡3,复合填料7;
所述的复合填料由下述重量kg的原料制得:氧化淀粉15、硼酸锌20,火山岩粉14、当归油2.5、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2、柠檬酸钠0.6、醇醚糖苷1、硅烷偶联剂KH560 0.7,氧化铜0.6、磷酸三甲酚酯0.5、硬脂酸铝 0.2、丙烯酸甲酯0.2;
所述的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制备方法是将火山岩粉在900℃下于闪烧窑中闪烧9秒,取出,与氧化淀粉、硼酸锌一并加入适量水中研磨,加15%盐酸溶液调PH为5.8,研磨浆料至700目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调为中性,干燥,再与剩余原料混合,研磨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的一种耐火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
制备方法为: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70℃,然后加入环氧树脂E44 、巴西棕榈蜡、抗氧剂DLTP,捏合15min,后加入剩余原料,于190℃下捏合18min,取出冷却,切粒后即得。
本实施例的粘结剂的表观粘度为4900MPa.s,剥离强度53N/2.5cm2,初粘力达到5号钢球,开放时间39s,24小时热稳定性状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5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