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群组预付费业务信用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05387.1 | 申请日: | 2013-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2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舜耕;张云勇;魏进武;李璐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24 | 分类号: | H04W4/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栗若木,白莹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群 预付 业务 信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群组预付费业务信用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员用户发起业务请求,在线计费系统OCS向大数据平台查询该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活跃成员用户名单及其相应的在当前时段的特征流量值,根据查询到的该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活跃成员用户在当前时段的特征流量值进行价值估算;
在该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账户余额小于价值额度时,OCS根据群组活跃成员用户特征流量值、该成员用户对应的特征流量值和通过对当前账户余额进行反算得到的该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群组可用流量余额获取加权配额,并将加权配额作为当前流量配额,按照确定的流量配额为该成员用户使用流量计费业务预留余额,并下发流量配额;
其中,特征流量值,是具有用户个性化特征、在某个时间段内用户使用特定业务的流量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员用户发起业务请求包括:
所述成员用户向业务识别与控制网元发起流量计费业务请求;业务识别与控制网元向所述OCS请求信用控制;
所述OCS向大数据平台查询并获得所述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活跃成员用户名单{Ui,其中i=1,2,……,n}及其相应的在当前时段的特征流量值{Fi,其中i=1,2,……,n},其中,n为群组的活跃成员用户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价值估算包括:根据每个活跃成员用户的特征流量值和相应业务费率,计算群组用户业务使用量的费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活跃成员用户的特征流量值和相应业务费率,计算群组用户业务使用量的费用包括:
计算所述群组活跃成员用户特征流量值
利用费率计算价值额度f(F),其中,费率是运营商确定的业务资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前还包括:所述大数据平台按照预先设置的策略和数据挖掘算法,生成群组活跃成员用户名单及其相应的特征流量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加权配额包括:
加权配额其中Fm为所述成员用户对应的特征流量值,F0为OCS通过对当前账户余额进行反算,得到的该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群组可用流量余额。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账户余额大于或等于价值额度时,将该成员用户对应的特征流量值Fm作为OCS分配给该成员用户的使用该流量计费业务的流量配额。
8.一种群组预付费业务信用控制的系统,包括业务识别与控制网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线计费系统OCS,及大数据平台;其中,
OCS,用于向大数据平台申请订阅群组活跃成员用户名单及其相应的特征流量值,或实时向大数据平台查询群组活跃成员用户名单及其相应的特征流量值;接收到来自所述业务识别与控制网元的信用控制请求,在该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账户余额小于价值额度时,根据所述业务识别与控制网元上报的业务使用流量及群组用户账户余额进行反算得到的该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群组可用流量余额、该成员用户对应的特征流量值和根据群组活跃成员用户特征流量值获取加权配额,并将加权配额作为当前流量配额,按照确定的流量配额为该成员用户使用流量计费业务预留余额,并下发流量配额给业务识别与控制网元;
大数据平台,用于获取用户历史数据信息;按照预先设置的策略和数据挖掘算法,根据获得的数据信息生成群组活跃成员用户名单及其相应的特征流量值,并向OCS提供实时的信用控制查询服务;
其中,特征流量值,是具有用户个性化特征、在某个时间段内用户使用特定业务的流量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CS还用于,在所述成员用户所在群组的账户余额大于或等于价值额度时,将该成员用户对应的特征流量值Fm作为OCS分配给该成员用户的使用该流量计费业务的流量配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53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室内全天候全自动无土栽培培养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