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4617.2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芹;刘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芹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浅表性 胃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
在我国,胃肠道疾病患病总人数已接近1.3亿人,其中约有40%的患者长期受到胃肠道疾病的困扰,许多人甚至面临着癌变的威胁。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治疗上,一般采用保护胃黏膜药、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抗生素、制酸剂等,但这类药物不能给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对肝、肾等器官的副作用大,这类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也极大限制了其发展。而中药在改善症状,修复胃粘膜有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优势,症状消失快,粘膜修复好,药物无任何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副作用大、疗效单一、效果差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8~12份,黄芪28~32份,苦参13~17份,升麻13~16份,柴胡14~18份,薏米28~33份,甘松13~17份,莪术8~12份,桃仁12~18份,云苓27~31份,枳壳8~12份,白芥子14~18份,茴香3~7份。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10份,黄芪30份,苦参15份,升麻15份,柴胡15份,薏米30份,甘松15份,莪术10份,桃仁15份,云苓30份,枳壳10份,白芥子15份,茴香5份。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9份,黄芪31份,苦参16份,升麻14份,柴胡16份,薏米31份,甘松14份,莪术9份,桃仁13份,云苓28份,枳壳11份,白芥子16份,茴香4份。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11份,黄芪29份,苦参14份,升麻13份,柴胡16份,薏米29份,甘松16份,莪术11份,桃仁14份,云苓29份,枳壳9份,白芥子17份,茴香6份。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10份,黄芪28份,苦参13份,升麻16份,柴胡17份,薏米32份,甘松14份,莪术8份,桃仁16份,云苓27份,枳壳12份,白芥子14份,茴香6份。
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加冷水高于药面浸泡1~1.5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25~35分钟,过滤去渣,得药液;煎两次,将两次的药液混合后再煮沸,小火煮4~5分钟,共煎出400ml,平均分为两份。
治疗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每次服用一份,即一天一剂,五至十天一个疗程。
禁忌:服药期间禁食辛辣刺激之物。
下面对本发明采用的各原料药的药性进行简要说明: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用于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升麻:辛、微甘,微寒。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主治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虚劳发热。小儿痘疹余热,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薏米:味甘、淡,性凉。归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也可用于肺痈、肠痈等病的治疗。尚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等癌症以及多发性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芹,未经李学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4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桑叶面霜
- 下一篇:尼龙纤维的导电性赋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