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筑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4221.8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梅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绿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山坡梯田修筑,弃渣场和公路拦挡,还有城市景观平台修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筑坎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梯田都是在山坡上预留一层与山坡连成一个整体的定型围边,该预留定型围边的技术难度较大;还有的通过在山坡上堆砌定型围边,该堆砌的定型围边的结构强度不够,很容易导致定型围边的坍塌;而且如果只有土壤堆砌而成会导致定型围边的韧性不够,使得定型围边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不会产生弹性缓冲,从而不能保护定型围边的受到外力干涉后的完整性。而且上述的定型围边无法很好的解决整个梯田的水土流失的状况。同时交通水利矿山邓弃渣场工程、城市景观平台修建等,大多用筑石或混凝土浇筑,成本高,生态景观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结构强度较大,具有一定抗冲击能力,而且对生态景观的保护产生良好效果,且能很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筑坎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筑坎结构,包括坡体,所述坡体上设置限制范围固定机构,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在所述坡体上整齐排列使得所述坡体形成若干层;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上设置密闭支撑机构,每一层的所述坡体呈水平面且在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处有一个侧面,在所述坡体侧面上种植覆盖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和所述密闭支撑机构的植被层。
作为优选,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为排桩,所述排桩深入所述坡体内70-80cm,在所述坡体上方留有80-120cm;且所述排桩每一个的直径分别为10-15cm。
作为优选,所述密闭支撑机构通过可拆卸固定连接机构与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密闭支撑机构在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深入所述坡体方向上均匀排列有若干,在若干所述密闭支撑机构之间分别留有一个2-4cm的间隔。
作为优选,所述坡体侧面内安置有蓄水通气颗粒和生物有机化肥颗粒搅拌成的混合颗粒,且所述蓄水通气颗粒的粒径在2-4cm之间,所述生物有机化肥颗粒的粒径在1-3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密闭支撑机构的厚度为1-2cm,设置在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一侧。
制造上述生态筑坎结构的方法,
1)在所述坡体设置可识别标示,所述可识别标示将所述坡体分为若干层,在所述可识别标示处设置固定基座;
2)在所述可识别标示的所述固定基座内设置限制范围固定机构;
3)在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上设置密闭支撑机构;
4)将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之间的所述坡体设置成水平的地面;所述密闭支撑机构用于防止水平土地面内的土壤流失并支撑所述水平的地面;
5)在所述密闭支撑机构侧面的土壤层内放入所述蓄水通气颗粒和所述生物有机化肥颗搅拌成的混合颗粒;
6)在所述侧面上种植所述植被层用于防止土壤流失,加固水平土地面的围边;在所述密闭支撑机构的间隔内设置所述植被层。
7)在所述侧面四周留有定型围边;
8)培养所述藤本植物使其覆盖所述定型围边表面。
作为上述方法的优选,引导所述植被层的茎交错生长覆盖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引导所述植被层的根侧向生长交错连接,通过所述植被层的茎的交错连接和所述植被层的根的交错连接使得在所述限制范围固定机构外部形成生物固定层。
作为上述方法的优选,对所述定型围边进行整夯处理,使得土壤之间有一定的粘结力从而防止流失。
作为上述方法的优选,在铺设所述植被层初期,需要每6天至10天对水平地面四周进行透水处理,过25-30天后进行一次施肥确保藤本植物正常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绿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吉绿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4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