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吲哚酮-3-羧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3250.2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4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杜云飞;吕晶磊;赵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吲哚 羧酸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2-吲哚酮-3-羧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吲哚酮-3-羧酸酯(I)是一个重要的合成中间体,被应用于产物Horsfiline的合成中[1]。
目前文献报道的2-吲哚酮-3-羧酸酯(I)的合成方法只有一种,如下所示:
2006年,Trost和Brennan报道了一种吲哚酮类生物碱Horsfiline的全合成,这种方法以2-吲哚酮-3-羧酸酯(I)为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此方法以取代苯胺(II)为原料,以三乙胺为缚酸剂,与重氮丙二酸单乙酯酰氯(III')反应,生成重氮丙二酸单乙酯酰胺衍生物(IV');化合物(IV')在醋酸铑和三氟乙酰胺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环合,所得到的2-吲哚酮-3-羧酸酯于二氯甲烷中,在三乙胺作用下,与三异丙基三氟甲磺酸酯反应生成三异丙基保护的2-吲哚酮-3-羧酸酯类衍生物(I)。
此方法的缺点是制备过程中用到了有机金属试剂醋酸铑,对环境有潜在危害且商业价格较昂贵。
具体参见以下文献:
[1]Trost,B.M.;Brennan,M.K.Org.Lett.2006,8,202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2-吲哚酮-3-羧酸酯类衍生物(I)的合成方法。
一种2-吲哚酮-3-羧酸酯类衍生物(I)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取代苯胺(II)为原料,以三乙胺为缚酸剂,与丙二酸单乙酯酰氯(III)反应,生成丙二酸单乙酯酰胺衍生物(IV);
(2)所述丙二酸单乙酯酰胺衍生物(IV)在乙腈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中,在氢化钠作用下,与乙酰氯反应生成烯醇式化合物(V);
(3)所述烯醇式化合物(V)于乙腈中,在醋酸碘苯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环合,随后于乙腈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在醋酸钠的作用下脱除乙酰基,所得到的2-吲哚酮-3-羧酸酯于二氯甲烷中,在三乙胺作用下,与三异丙基三氟甲磺酸酯反应生成三异丙基保护的2-吲哚酮-3-羧酸酯类衍生物(I);反应式为:
所述TIPS为三异丙基硅基。
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原料以及反应试剂易得,无需有毒金属试剂,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反应原料取代苯胺(II)、丙二酸单乙酯酰氯(III)、乙酰氯、醋酸碘苯、三异丙基三氟甲磺酸酯等均可以方便买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下面各实施例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于所举实施例。
实施例1
丙二酸单乙酯酰胺衍生物(3-氧代-3-[(2,4-二甲氧基苄基)(4-甲氧基苯基)氨基]丙酸乙酯)(IV)的制备
将丙二酸单乙酯酰氯(III)(2.6g,17.6mmol)溶于无水二氯甲烷(130mL)中,将所得溶液冷却至0℃,向该溶液中加入取代苯胺(N-(2,4-二甲氧基苄基)-4-甲氧基苯胺)(II)(4.0g,16.6mmol),搅拌至溶解,于0℃下向所得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三乙胺(2.5mL),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反应结束。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100mL),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收集有机层,用水(150mL)洗涤,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浓缩后,得粗品产物,粗品经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5.5g,产率:85%。
1H NMR(400MHz,CDCl3)δ7.26(d,J=8.4Hz,1H),6.95(d,J=8.8Hz,2H),6.79(d,J=8.8Hz,2H),6.43(d,J=8.4Hz,1H),6.32(s,1H),4.87(s,2H),4.13(q,J=7.2Hz,2H),3.77(s,6H),3.55(s,3H),3.20(s,2H),1.23(t,J=7.2Hz,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