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耦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3169.4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5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有二;宫泽章;藤泽由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仓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7/10 | 分类号: | F16D27/10;F16D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日本国群马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耦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浪涌电压吸收部件的电磁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吸收供电被切断时产生的浪涌电压,在电磁离合器、电磁制动器等中使用的励磁线圈上连接浪涌电压吸收部件。日本专利特开2011-69489号(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揭示了作为包括该类浪涌电压吸收部件的以往的电磁耦合装置。
文献1记载的电磁耦合装置包括具有励磁线圈的圆环状的磁场铁芯、在磁场铁芯的附近旋转的转子、由于磁力而被转子吸引的电枢。励磁线圈形成为圆筒状,收纳在磁场铁芯的环形槽中。该环形槽被形成为在朝向磁场铁芯的轴线方向的一个方向上开口。
转子具有收纳磁场铁芯的环形槽,所述转子以相对磁场铁芯转动的方式构成。传动用的传送带缠绕在转子上。电枢设置在贯通转子的轴心部的旋转轴上。作为上述电磁耦合装置的浪涌电压吸收部件使用二极管,并将二极管设置在励磁线圈的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从二极管引出的导线以密封二极管的封装部在轴线方向上远离励磁线圈的方式弯曲,即曲轴状地弯曲。
橡胶制的收纳部件包覆在二极管上。收纳部件所包覆的二极管与收纳部件一同插入到在磁场铁芯上形成的贯通孔中。在收纳部件上形成收纳二极管的封装部的凹部。凹部形成为封装部塞入并嵌合的形状。
发明内容
文献1示出的电磁耦合装置由于必须慎重地进行将二极管收纳进收纳部件的作业,从而该作业的作业时间变长,其生产效率低。必须慎重地进行作业的理由是由于二极管的导线形成为曲轴状。即,若通过收纳部件将二极管的封装部强行地压向励磁线圈侧,则导线容易变弯,因此,收纳至收纳部件的作业必须慎重地进行。
而且,由于导线的弯曲方式,励磁线圈距封装部的距离无法稳定保持。若封装部通过导线的弯曲而配设在与励磁线圈接近的位置上,则由于励磁线圈的发热,热负荷增大,封装部可能因过热而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寻求生产效率的提高的电磁耦合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浪涌电压吸收部件不会因过热而劣化的电磁耦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耦合装置包括:励磁线圈;浪涌电压吸收部件,与所述励磁线圈电连接,并列设置在所述励磁线圈的一个端部上;隔板,插入至所述浪涌电压吸收部件以及所述励磁线圈之间;收纳部件,具有被所述浪涌电压吸收部件以及所述隔板插入的凹部且由绝缘材料构成;以及励磁线圈,具有被所述励磁线圈插入的环形槽且具有被所述收纳部件插入的贯通孔,所述电磁耦合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浪涌电压吸收部件具有密封浪涌电压吸收用元件的封装部以及从所述封装部的两端分别突出并电连接至所述励磁线圈的导线,所述导线弯曲使得所述封装部与所述励磁线圈之间形成空间,所述隔板具有以介于所述封装部与所述励磁线圈之间的方式插入至所述空间内的封装支持部以及被所述导线插入的导线保持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浪涌电压吸收部件的封装部被隔板的封装支持部支撑。另外,浪涌电压吸收部件的导线被隔板的导线保持部保持。即,将浪涌电压吸收部件收纳至收纳部件时,能够通过隔板承受被施加于浪涌电压吸收部件的按压力。因此,由于导线不因将浪涌电压吸收部件收纳至收纳部件时施加的按压力而弯曲,因此能够快速地进行收纳作业。
另外,由于能够稳定保持浪涌电压吸收部件的封装部与励磁线圈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因密封在封装部内的二极管元件的热量而导致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离合器的截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磁场铁芯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线圈组件的后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线圈组件的纵截面图;
图5为图2中V-V线截面图;
图6为图3中VI-VI线截面图;
图7A至7C、7E为图5所示的隔板的平面图、侧视图、仰视图以及后视图,图7D为图7A中D-D线截面图;
图8A至8C为图5所示的绝缘衬套的平面图、侧视图以及仰视图,图8D为图8A中D-D线截面图,图8E为图8A中E-E线截面图;
图9为图5所示的二极管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图9对本发明的电磁耦合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就本发明应用于电磁离合器的情况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仓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小仓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