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03099.2 | 申请日: | 2013-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7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康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焙烧 炉底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属于旧砂再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铸件生产国家。据统计:每生产1t铸件要排放1t废砂,并且要加入1t新砂,而我国铸造厂的现状是:铸造车间的旧砂排放量占固体废物总排放量首位达70%之多。因此,对旧砂进行再生回用,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新砂资源,减少旧砂抛弃引起的环境污染,还可节省成本,减少新砂的购置费和运输费,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旧砂再生已成为现代化铸造车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旧砂再生的方法很多,根据其再生原理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干法再生、湿法再生、热法再生及化学法再生。其中焙烧炉是热法再生的主要设备,其结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再生砂的质量,然而传统结构的焙烧炉的效果并不理想,而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是焙烧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来对焙烧炉的底部做进一步密封保护,现有技术中的炉底门组件的结构布局由于过于简单,结构性能较为一般,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炉底门组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其布局合理,结构性能较强,从而可进一步提升焙烧炉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包括炉底门,所述炉底门的上部边缘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底部密封铺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抵接有支撑框,所述炉底门的下部边缘固定连接有直角压板,所述支撑框延伸出所述密封槽并与所述直角压板顶部持平,所述直角压板上设有螺栓调整槽。
进一步地,所述炉底门为长方形,所述炉底门的两个长边侧分别焊接三个直角压板,所述炉底门的两个短边侧分别焊接两个直角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为编织石棉绳。
本发明所述的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包括炉底门,所述炉底门的上部边缘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底部密封铺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抵接有支撑框,所述炉底门的下部边缘固定连接有直角压板,所述支撑框延伸出所述密封槽并与所述直角压板顶部持平,所述直角压板上设有螺栓调整槽。这种结构的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其布局合理,结构性能较强,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焙烧炉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P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未与炉底封板连接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焙烧炉的炉底门组件,包括炉底门1,所述炉底门1的上部边缘具有密封槽11,所述密封槽11底部密封铺设有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上抵接有支撑框3,所述炉底门1的下部边缘固定连接有直角压板4,所述支撑框3延伸出所述密封槽11并与所述直角压板4顶部持平,所述直角压板4上设有螺栓调整槽41。
所述螺栓调整槽41内设有贯穿的螺杆42,所述螺杆42与焙烧炉的炉底封板5焊接固定。所述螺杆42的下部螺纹连接有拧紧螺母43。所述支撑框3及所述直角压板4与所述炉底封板5相抵接。
所述炉底门1为长方形,所述炉底门1的两个长边侧分别焊接三个直角压板4,所述炉底门1的两个短边侧分别焊接两个直角压板4。所述直角压板4的数量共为十个。所述隔热层2为编织石棉绳。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康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康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