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翼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2865.3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4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刚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刚印 |
主分类号: | B64C27/10 | 分类号: | B64C27/10;B64C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旋翼共轴直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翼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其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旋翼和下旋翼,由反向转动的内轴和外轴构成的主轴,其中,上旋翼安装在内轴的一端,下旋翼安装在外轴的一端,且上旋翼和下旋翼间具有一定间距;其中,上旋翼随内轴转动,而下旋翼随外轴转动,使得上旋翼和下旋翼可以反向转动,进而上旋翼和下旋翼产生的扭矩在航向不变的飞行状态下相互平衡,无需安装尾桨和尾梁,并且,通过上旋翼和下旋翼总距差动产生不平衡扭矩可实现航向操纵。
现有技术中,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实现航向操纵的旋翼驱动系统的结构复杂,导致工艺生产效率低,并且调试及检修也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翼驱动系统,以简化旋翼驱动系统的结构,进而解决工艺生产效率低,且调试及检修也不便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翼驱动系统,适用于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所述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包括:
外轴19;
下旋翼桨毂14,固定在所述外轴19的一端的外侧;
至少两个第一桨叶夹持体,与所述下旋翼桨毂14连接,每个第一桨叶夹持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旋翼桨毂14扭转,且每个第一桨叶夹持体包括第一桨夹20和第二桨夹22,其中,所述第一桨夹20和第二桨夹22共同夹持下旋翼桨叶;
内轴15;
上旋翼桨毂16,固定在所述内轴15的一端的外侧;
至少两个第二桨叶夹持体,与所述上旋翼桨毂16连接,每个第二桨叶夹持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旋翼桨毂16扭转,且每个第二桨叶夹持体包括第三桨夹17和第四桨夹18,所述第三桨夹17和所述第四桨夹18共同夹持上旋翼桨叶;
箱体,包括:上盖26、箱体主体27和下盖1,内置有齿轮组,其中,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外轴19、所述内轴15连接;
同步带轮7,与所述齿轮组相连,且所述同步带轮7的转动带动所述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外轴19、内轴15转动,且所述外轴19和所述内轴15反向转动,所述下旋翼桨毂14相对于所述外轴19静止不动,所述上旋翼桨毂16相对于所述内轴15静止不动;
所述旋翼驱动系统包括:下旋翼驱动系统和上旋翼驱动系统;
其中,所述下旋翼驱动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桨夹倾斜臂-下旋翼13,每个桨夹倾斜臂-下旋翼13的一端固定在所对应的第一桨叶夹持体的预设安装面上;
至少两个倾斜臂拉杆-下35,每个倾斜臂拉杆-下35的一端连接在所对应的桨夹倾斜臂-下旋翼13的另一端;
支撑塔10,套在所述外轴19上,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盖26上;
下旋翼斜盘-动24,套在下旋翼斜盘-定11上,与每个倾斜臂拉杆-下35的另一端相连;
至少两个下旋翼变向组件,每个下旋翼变向组件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下旋翼桨毂14上,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上,以实现在所述下旋翼桨毂14随所述外轴19转动时带动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转动;
下旋翼斜盘-定11,通过下旋翼关节轴承57套在所述支撑塔10上,通过所述下旋翼关节轴承57与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连接,且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和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能够相互独立的转动;
舵机安装基座2,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下盖1固定连接;
至少三个第一舵机8,安装在所述舵机安装基座2上,每个第一舵机8包括:壳体、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能够上下伸缩的第一丝杆外套杆65,每个第一丝杆外套杆65的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均与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丝杆外套杆65上下伸缩时,带动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向特定方向倾斜,从而带动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向特定方向倾斜;
至少三个第一电机9,每个第一电机9与所对应的第一舵机8连接,控制所对应的第一舵机8的第一丝杆外套杆65上下伸缩;
第一止转杆25,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盖26上的所述支撑塔10所在位置以外的位置,且另一端具有通孔;
第一滑套体44,设置在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上,且穿入所述第一止转杆25的通孔,以保证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能够向特定方向倾斜,无法随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转动;
其中,所述上旋翼驱动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桨夹倾斜臂-上旋翼42,每个桨夹倾斜臂-上旋翼42的一端固定在所对应的第二桨叶夹持体的预设安装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刚印,未经田刚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2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