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侧卸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1809.8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黎华敏;黄意业;黄家胜;梁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0 | 分类号: | E02F3/4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机侧卸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属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载机侧卸斗。
背景技术
装载机通常有很多实现不同功能的属具,侧卸斗就是其中的一种,普通的铲斗都是直接或通过快换架间接的方式安装在装载机动臂的前端,这种方式受诸多的环境限制,无法在狭小空间内调头,将铲斗内的物料卸到卡车等容器内,如在隧道作业面,某些搅拌站加注口、盘山公路作业端等处,装载机调头空间小,以及作业循环时间不允许过长等,造成现有普通装载机铲斗的使用受限;另外,当装配普通铲斗的装载机在隧道内工作时,由于开山放炮后隧道内环境复杂,作业时动载荷极大,在过载的工况下工作,铰接经常开裂,也降低装载机的工作效率。
目前,市面上的侧卸斗是座板垂直于斗壁板中心线,被焊在侧卸斗正后面,或为单板,或为箱型筋板,间接传递部分铰接力。该方式存在如下不足:1、垂直于斗壁板的座板在偏载或侧卸料工况时相当于简支梁,根部产生很大的应力,焊缝因此开裂;2、铰接座只能安装在座板后侧,空间尺寸变大,力臂加长,有效掘起力变小;3、不同工况下,结构应力突变,应力分布不匀,达不到等强度设计;4、局部有较大设计强度余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载机侧卸斗,它可以解决现有的侧卸斗焊缝易开裂、铰接座有效掘起力变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斗壁板、铰接座、铰接座座板和箱型筋板,所述斗壁板的两侧对称装有铰接座座板,铰接座座板与斗壁板中面相连呈20°-30°夹角,构成相邻铰接座座板间以40°-60°夹角沿斗壁板后张开;两个所述铰接座座板内侧分别装有铰接座,所述的铰接座一端与斗壁板连接,另一端与铰接座座板连接,其上、下两面用盖板封闭成箱形,在上、下盖板上开有铰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是:所述的铰接座座板为卡钳形,斜向卡在斗壁板后部,卡钳形与斗壁板后部完全接触,能很好地与斗壁板充分接触,分散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铰接座座板的外侧连接有箱形筋板,箱形筋板的周边分别与铰接座座板外侧、斗壁板连接成箱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铰接座座板与斗壁板中面相连呈20°-30°的夹角设置,因预变形到位,使应力能力得到增强,焊缝不易开裂;
2、铰接座布置在座板上,箱形筋板起加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于侧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铰接座座板2与斗壁板1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铰接座座板2与斗壁板1之间形成的张开夹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它包括有斗壁板1、铰接座4、铰接座座板2和箱型筋板3,斗壁板1为压型板,其后部两侧对称装有铰接座座板2,铰接座座板与斗壁板中面相连呈25°夹角,构成相邻铰接座座板呈夹角向后张开状呈50°夹角,如附图4所示;两个铰接座座板2内侧分别装有铰接座4,铰接座4一端与斗壁板1连接,另一端与铰接座座板2连接,其上、下两面用盖板4-1和4-2封闭成箱形,在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上开有铰接孔4-3;铰接座座板2为卡钳形,斜向卡在斗壁板1后部与斗壁板后部完全接触,如附图3所示;铰接座座板2的外侧连接有箱形筋板3,箱形筋板的周边分别与铰接座座板2外侧、斗壁板1连接成箱形。
如附图2所示,把本发明装到侧卸装置上,侧卸托架50和侧卸斗30通过铰接销轴总成把铰接座与左上铰接座51、左下铰接座52铰接在一起,并仅能绕枢轴相对转动,侧卸油缸总成10装在侧卸托架50和侧卸斗30的顶端,通过缸杆的伸缩来控制铲斗与托架的相对运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