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英音叉晶体3温区的吹氮法焊接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1806.4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0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杨小刚;周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泰晶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19 | 分类号: | H03H9/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英 音叉 晶体 吹氮法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焊接领域,是一种石英音叉晶体3温区的吹氮法焊接。具体是在音叉晶体在焊接这道工序中音叉片与音叉基座在高温融合焊接新型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英音叉晶体生产领域,音叉片和音叉基座在焊接时传统工艺是发热丝对空气加高温通过发热管气流吹在焊接夹具上,由于空气含有水汽,灰尘,氧气,这种音叉晶体焊接方法,使石英音叉片上受到污染,在高温的作用下一些尘埃颗粒会牢固附着在音叉晶体表面,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子在高温下使焊接点迅速氧化,这种传统音叉晶体焊接工艺严重影响晶体的生产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石英音叉晶体3温区的吹氮法焊接。用纯净的氮气替代空气得到高温气流,对音叉片和音叉基座进行焊接。焊接气流的温度和先后顺序分为成3个温区,干燥温区,预热温区,高温焊接温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英音叉晶体3温区的吹氮法焊接,其特征是制氮机通过管道与干燥机的一端相连,干燥机的另一端通过管道分别与限流阀A、限流阀B、限流阀C相连;限流阀A通过过滤器A、加热丝A、干燥温区管道与干燥温区相连,加热丝A的另一端与可调变器A相连;限流阀B通过过滤器B、加热丝B、预热温区管道与预热温区相连,加热丝B的另一端与可调变器B相连;限流阀C通过过滤器C、加热丝C、高温管道与高温温区相连,加热丝C的另一端与可调变器C相连;在干燥温区、预热温区、高温温区上有制具轨道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氮气分子在高温下不易与音叉片和音叉基座金属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无氧化过程,没有灰尘污染,使产品品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制氮机;2、干燥机;3、限流阀A;4、过滤器A;5、可调变器A;6、加热丝A;7、管道;8、管道;9、限流阀B;10、过滤器B;11、可调变器B;12、加热丝B;13、限流阀C;14、过滤器C;15、可调变器C;16、加热丝C;17、干燥温区管道;18、预热温区管道;19、高温管道;20、制具轨道槽;21、干燥温区;22、预热温区;23、高温温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图1中,制氮机1通过管道7与干燥机2的一端相连,干燥机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8分别与限流阀A3、限流阀B9、限流阀C13相连;限流阀A3通过过滤器A4、加热丝A6、干燥温区管道17与干燥温区21相连,加热丝A6的另一端与可调变器A5相连;限流阀B9通过过滤器B10、加热丝B12、预热温区管道18与预热温区22相连,加热丝B12的另一端与可调变器B11相连;限流阀C13通过过滤器C14、加热丝C16、高温管道19与高温温区23相连,加热丝C16的另一端与可调变器C15相连;在干燥温区21、预热温区22、高温温区23上有制具轨道槽20。
实施例,在生产开始前,打开制氮机1,检查管道7处压力表,达到一定气压,氮气经过干燥机2,过滤掉氮气中的水分子,得到干燥后的氮气通过管道8,分别调节3处的限流阀A3,限流阀B9,限流罚C13,达到干燥温区21,预热温区22,高温温区23对应所需要的流量。过滤器A 4、过滤器B 10、过滤器C 14对氮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以提高氮气的洁净度。管道经过数分钟的氮气流,管道中的空气被排出,再打开加热丝A 6、加热丝B 12、加热丝C 16处的加热丝,加热可调变器A5、可调变器B11、可调变器C15,分别用于调节干燥温区21,预热温区22,高温温区23的温度。每个温区的工艺功能不同,通过3个变压器设定不同的温度,但必需保持每个温区温度的稳定。气流量和温度调节好之后,观察5到10分钟,检查气流量和温度没有波动。检查完毕把焊接制具通过制具轨道槽20,先后通过3个温区,对音叉片和音叉基座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泰晶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泰晶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