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虫草培育方法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1310.7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8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鸿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1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草 培育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虫草培育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北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在分类学上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虫草属。是昆虫的蛹感染虫草菌后形成的虫与菌的复合体。北虫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的沃土中。其营养与天然野生冬虫夏草有相似的医疗和保健功效是一味名贵的药用真菌。
目前对于北虫草的种植,其方法虽然规模化,但还是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没有完全参数化,需要人判断的因素很多,导致无法采用自动控制设备进行机械化自动种植培育。
另一方面,北虫草的栽培一般以大米、小麦、高粱、蚕蛹粉等作为主要培养基质,中国专利CN100339471公开了一种北虫草的固体培养基,主要以籼米、蚕蛹粉为栽培基质;中国专利CN101173221公开了一种小麦栽培北虫草的方法,主要利用脱皮小麦为栽培基质;中国专利CN101182471公开了一种蛹虫草的高效栽培方法,主要以蚕蛹或者大米为培养基。上述作为主要培养基质的材料,主要还是传统北虫草营养基质,营养成分有限,虽然能种出北虫草,并且其营养价值可能高于野生北虫草,但通过利用其它材料作为主要培养机制依然有可能使培养出来的北虫草的营养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虫草培育方法及使用方法,该北虫草培育方法及使用方法通过整个种植方法参数化,可通过自动控制设备进行种植栽培,极大的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成品北虫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北虫草培育方法,采用下列步骤:
第一步:母种培养
①每1000克培养基成分:
马铃薯100~200克,葡萄糖5~14克,琼脂7~15克,蛋白胨3~1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3~0.7克,其余为水;
②配置方法:
将马铃薯置水中,煮沸后保温20分钟,并过滤去渣,然后加入葡萄糖、琼脂、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用温度低于170℃的火加热10分钟,随后过滤去渣,制成培养基并装入试管,每支试管装量1/5,,然后将试管高压灭菌消毒,之后每支试管保持30°倾斜;
③接种培养:
在经过消毒灭菌的无菌条件下将菌种在试管斜面中间培养基上,并讲试管用棉塞塞住,讲接种的试管置入温室培养23~25天,期间温室温度在第1天至15天时由23℃逐渐降至22℃,在第15天之后保持22℃恒温;
第二步:原种培养
④每1000克培养基成分:
黄豆粉100克,黑豆粉100克,大米粉1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10克,酵母粉5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5克,其余为水;
⑤接种培养:
将原料混合并调节PH值调至6.5左右,然后分装每500ml玻璃瓶装量150ml,并高压灭菌,随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前一步骤培养的北虫草母种分段接种至玻璃瓶中培养5~7天;
⑥杂菌排除:
经接种正常北虫草菌液的颜色为深棕色,因此排除瓶内有深棕色之外其他颜色的玻璃瓶;
第三步:栽培
⑦每1000克培养液成分:
熟黑米350~380克,其余为水;
⑧接种培养菌丝
在经过消毒灭菌的无菌条件下将前一步骤培养的北虫草原种用培养液稀释100~200倍接种到经高压灭菌消毒的500ml广口罐头瓶或玻璃瓶内,并在温室内培养15~25天,期间前4~5天室内温度控制由16℃逐渐提升至19℃,之后直至培养结束室内温度由19℃逐渐提升至22℃,室内湿度保持在65%~70%,每日防蝇条件下对流通气1~3小时,后4~5天每日散射光照1~3小时;
⑨子座培养:
温室内培养22~26天,期间室温控制随日夜变化规律在18℃~25℃,每日散射光照8~16小时,湿度保持在85%~90%,每日防蝇条件下对流通气至少10小时;
第四步:采收保存
⑩采收:
夹住北虫草子座根部连根拉出,并剪根摘下,然后以45~60℃烘干至水份低于10%,随后包装并置于低温、干燥、通风、暗光处贮藏。
所述琼脂选用要求无杂质、银白色、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鸿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鸿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