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1150.6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苏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1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浇铸 高效 结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晶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
背景技术
目前,方、矩、圆形及板坯连铸机采用的结晶器铜管(板)装置,全部是采用内外相对平滑的形式,在连续铸钢过程中,需要大量冷却水来满足其工艺效果,并对结晶器冷却水的进、出水温度要求比较严格,这给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无形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现有的结晶器铜管(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对冷却水的水质要求比较高,一旦水质满足不了或只能勉强满足生产要求时,结晶器铜管(板)的使用寿命将受到严重影响,结晶器的通钢量指标也难以优化。另外,由于结晶器铜管(板)冷却不均匀,势必导致其外部变形严重,诱发脱方、菱变等外部缺陷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晶器冷却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包括结晶器管壁和肋片,所述肋片均匀分布于结晶器管壁外部,所述肋片与结晶器管壁形成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所述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分别位于结晶器管壁的上下两端。
在结晶器上端内及下端内没有肋片,即在该位置设计有一个充水空腔,让其冷却水可以均匀分布水流量,保证圆周方向的冷却散热均匀一致,使得铸坯在结晶器内的凝固过程中,坯壳厚度均匀生长。
具体地,所述上部空腔的高度为50~100mm,所述下部空腔的高度为40~60mm。
具体地,所述肋片(2)之间的距离为5~10mm。
根据工艺要求的不同,所述结晶器管壁可以设计成方坯铜管、板坯铜管、圆坯铜管或异型坯铜管。
具体地,所述肋片为直型肋片。
根据工艺要求的不同,所述结晶器管壁为方坯铜管、圆坯铜管或异型坯铜管。
具体地,所述肋片为梯形肋片,所述肋片螺设于结晶器管壁外部。
具体地,所述结晶器管壁为环形,所述肋片为环肋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由于采用ZTR新型结晶器,方、圆、矩形及板坯结晶器产生脱方、菱变及鼓肚的趋势大大减少,从而也降低了铸坯的修磨量,提高了铸坯的金属收得率;同时,该系统由于加大了冷却系统的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比较容易实现高效连铸;同时,该新型结晶器,可根据现场需要,按照特定连铸特性和工艺要求,设计最佳结晶器形式及型号,从而实现真正的量体裁衣,提高品种铸坯的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的目的;同时,在结晶器上端内及下端内没有肋片,即在该位置设计有一个充水空腔,让其冷却水可以均匀分布水流量,保证圆周方向的冷却散热均匀一致,使得铸坯在结晶器内的凝固过程中,坯壳厚度均匀生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直型肋片展开图;
图2是图2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梯形螺旋式肋片展开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环形肋片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向剖视图。
图中:1.结晶器管壁,2.肋片,3.上部空腔,4.下部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应理解,引用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包括板坯铜管结晶器管壁1和直型肋片2,肋片2均匀分布于结晶器管壁1外部,肋片2之间的距离为10mm,肋片2与结晶器管壁1形成上部空腔3和下部空腔4,上部空腔3和下部空腔4分别位于结晶器管壁1的上下两端,上部空腔3的高度为80mm,下部空腔4的高度为54mm。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一种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包括圆坯铜管结晶器管壁1和梯形肋片2,肋片2均匀螺设于结晶器管壁外部,肋片2之间的距离为5mm,肋片2与结晶器管壁1形成上部空腔3和下部空腔4,上部空腔3和下部空腔4分别位于结晶器管壁1的上下两端,上部空腔3的高度为50mm,下部空腔4的高度为40mm。
实施例3
如图5、图6所示,一种连续浇铸机用高效结晶器,包括环形结晶器管壁1和环形肋片2,肋片2之间的距离为7mm,肋片2与结晶器管壁1形成上部空腔3和下部空腔4,上部空腔3和下部空腔4分别位于结晶器管壁1的上下两端,上部空腔3的高度为80mm,下部空腔4的高度为60mm。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