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用的电去离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01071.5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6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清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浓度 废水 浓缩 离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领域涉及回收工业氨氮废水时浓缩用装置,特别涉及利用特定的、专用的电去离子装置,对化肥、化工行业所产生的、低浓度氨氮化合物的工业废水进行处理时,力求全部回收利用废水中所含的化工物料和工艺用纯水,实现废水零排放,使废水不再污染环境。
背景技术
在化肥和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硝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等生产企业,在生产这些化工产品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氨氮废水,严重污染环境。
采用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来处理这种废水,有一定难度,处理效果也不太理想:
1.生物氧化法: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但不能回收所含的化工物料;
2.离子交换法:能回收铵盐,但需要频繁再生;
3.反渗透法:水的回收率低,由于对NH4+和NO3—离子的截留率低,使反渗透法处理后出水的水质不好;
4.电渗析法:耗电量高,运行费用高。
根据我国国标13458-2010《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企业水污染物的直接排放极限值:氨氮≤10mg/L和总氮≤30mg/L,并对特定地区制定了更严格的水污染物排放极限值。经调查发现,采用电渗析处理氨氮废水的企业,其排水达到上述排放标准都有困难。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较完美的水处理方法。在这种方法诞生以前,不得不采用在高浓度的氨氮废水经现有废水处理方法处理后,再经一种特殊的、专用的电去离子装置进行深度处理,使出水水质得到改善,争取废水深度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再排放,污染环境,所含的化工物料以产品形式回收,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电去离子技术是近年来得到产业化的一种新型膜技术,它是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有机结合的产物,已在电子、电力、制药和化工等行业制备纯水中得到推广使用,用电去离子脱盐装置代替原来的混床,利用了电去离子装置的脱盐功能,我们在废水处理研究中开发了电去离子装置的另一功能,即浓缩功能,并提出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处理用的电去离子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用的电去离子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用的电去离子装置,主要包括膜堆部分、电极部分、紧固部分和浓缩部分,这四个部分组成:膜堆部分是该装置的核心,位于该装置的中间,呈板框形,它是由离子交换膜隔开的,呈相应交替排列的浓、淡水室组成,在淡水室内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电极部分,位于膜堆的两端部外侧,由电极和极水室组成;紧固部分,位于膜堆两个端部,由螺栓和压板组成,螺钉穿过整个膜堆和两端压板,拧紧螺母,压板就压紧膜片和固定各室位置;浓缩部分,是由连接膜堆浓水室与浓水罐之间的管道、水泵和浓水罐所组成,浓水能在浓缩装置中循环,并由于从膜迁移过来的离子不断进入而得到浓缩,在浓缩倍率小于10时,为简化系统,不设浓水罐。
所述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用的电去离子装置,整个装置为模块化结构:串联模块的数量按欲处理氨氮废水的浓度决定,而并联模块的数量由欲处理氨氮废水的容量决定。
所述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用的电去离子装置,膜堆的极水室内水流,自下而上,流动畅通,不易累积通电时产生的气泡。
所述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用的电去离子装置,膜堆的浓水室不填树脂,靠独立的管道与水泵和浓水罐相连,浓水室内浓水水流,自上而下循环流动,由于从淡水室中的离子通过膜迁移进入浓水,使浓水不断浓缩。
所述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用的电去离子装置,膜堆的淡水室内的水流,自下而上,利于冲出离子交换树脂颗粒间的气泡。
所述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用的电去离子装置,膜堆的极水室、浓水室和淡水室都有独立的流水通路,彼此互不相通。
所述回收低浓度氨氮废水时浓缩用的电去离子装置,膜堆淡水室内填充的离子交换树脂,根据所浓缩氨氮化合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硝酸铵使用阴、阳混合树脂;对氯化氨、碳酸铵、碳酸氢铵、硫酸铵和硫酸氢铵,则采用单一的阳树脂;对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则使用单一的阴树脂。
本发明回收氨氮废水中所含的氨氮化合物(包括硝酸铵、氯化铵、碳酸铵、碳酸氢铵、硫酸铵、硫酸氢铵、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等)的浓度在1g/L以下。
本发明可以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1.出水水质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清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清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