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啶连吡唑杂环二酰肼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0628.3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安;骆礼军;薛伟;吴剑;胡德禹;杨松;金林红;袁勤坤;吕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1/04 | 分类号: | C07D401/04;C07D401/14;C07D405/14;A01N43/56;A01N47/24;A01P7/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徐逸心;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啶 吡唑 杂环二酰肼类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虫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吡啶连吡唑杂环二酰肼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农业害虫防治一直以来是农药科学研究的热点,杀虫剂的普遍使用,也使得多数害虫得到了有效的防治。然而,近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杀虫剂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致使有机合成的杀虫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抗药性问题愈发凸显,导致农业生产中的虫害危害日益加重,对粮食产业、蔬菜产业和经济作物等产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农业生态面临严峻形势。因此,寻找作用于全新靶点、安全、低毒高效、无交互抗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成为了新型杀虫剂研究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含杂环的农药越来越多,其中以氯虫酰胺为代表的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是近几年开发的防治鳞翅目害虫的有效杀虫剂,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对哺乳动物和水生动物毒性低和良好的环境耐受性等,成为新农药创制开发的热点领域。此外,美国杜邦公司、日本农药公司、拜耳公司以及国内一些学者也对该领域报道了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申请了大量相关领域的专利(例如,US 2004242645A1、US 2008275065A1、US 2009181956A1、US 2010137314A1、US 2011071291A1、WO 2004033468A1、WO 03016283A1、WO 2005085234A2、WO 2006040113A2、WO 2006061200A1、WO 2006102025A1、WO 2008072745A1、WO 03016300A1、EP 2143721A1、CN 101298451A、CN 101298435A、CN 101659655A、CN 101570535A、CN 101845043A、CN 101333213A、CN 102260245A、CN 102276580A、CN 101735199A等)。但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化合物及其杀虫活性并没有专利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成了一类对害虫具有优良防效,并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环境友好等特点的新型吡啶连吡唑杂环二酰肼类化合物,以用于防治作物虫害的杀虫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型吡啶连吡唑杂环二酰肼类衍生物,其具有如下通式I和通式II所示的结构式:
式中:
R1为苯基上的单取代基或多取代基的芳环,取代基为氢、甲基和氯;
R2为含单取或多取代基的杂芳基酸,如2-氯-3-吡啶甲酸、3-吡啶甲酸和5-溴-3-吡啶甲酸;
R3为苯基上邻、间、对位的单取代基,多个取代基或未取代基的芳环,其取代基分别为甲基、甲氧基、N,N-二甲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硝基、卤原子以及苯并杂环类如苯并噁二烷等,其卤原子分别为氟、氯、溴;
R4为Cl和Br。
用表1中列出的化合物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通式I和通式II化合物,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表1
本发明的通式I和通式II所示的衍生物制备方法:
1、制备目标化合物I的合成路线及方法和工艺条件为:
以3-溴/氯-1-(3-氯吡啶-2-基)-1H-吡唑-5-甲酸、草酰氯和不同取代的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肼解、酰胺化等四步反应合成,其合成路线为:
其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如下:
第一步:制备含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酸甲酯2 参照文献(J. Agric.Food Chem. 2012. 60, 1036-1041.)
第二步:制备含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酰肼3 参照文献(J. Agric.Food Chem. 2012. 60, 1036-1041.)
第三步:制备目标化合物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0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块菌菌根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蛹虫草采收效率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