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元数据的镜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500572.1 | 申请日: | 201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黄少伟;汪国武;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数据平台领域,具体为一种元数据的镜像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元数据管理平台中,需要对内存容器中的元数据进行并发访问,同时需要访问的元数据对象具体高可用性,并能实现访问的高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元数据的镜像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元数据的镜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写入元数据时,先将写入的元数据序列化为一个指定的文件,然后该文件反序列化为元数据对象,更新原元数据对象,再由新的元数据通过复制更新所有镜像,并发写入时要保证数据的同步,读取元数据时,请求提交至作为主元数据的被读取元数据,由主元数据根据各镜像元数据的访问情况决定应该读取哪一个镜像数据。
所述的一种元数据的镜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元数据对象产生多份副本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指定的节点。
所述的一种元数据的镜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元数据可以通过序列化为指定的文件,文件也可以通过反序列化转变为元数据对象。
所述的一种元数据的镜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元数据对象为一种可以保存有多个逻辑表数据的对象,元数据对象提供了按固定时间频率和数据变化的两种事件触发方式。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并发访问元数据对象时,提高了访问的稳定性。由于采用了文件的形式保存了元数据对象,在元数据服务器出现数据问题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恢复。
(2)并发访问元数据对象时,提高了访问速度。由于网络中存在多个元数据对象,访问量过大时,可以通过负载均衡选择镜像元数据来进行访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元数据的镜像方法,写入元数据时,先将写入的元数据序列化为一个指定的文件,然后该文件反序列化为元数据对象,更新原元数据对象,再由新的元数据通过复制更新所有镜像,并发写入时要保证数据的同步,读取元数据时,请求提交至作为主元数据的被读取元数据,由主元数据根据各镜像元数据的访问情况决定应该读取哪一个镜像数据。
元数据对象产生多份副本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指定的节点。
元数据可以通过序列化为指定的文件,文件也可以通过反序列化转变为元数据对象。
元数据对象为一种可以保存有多个逻辑表数据的对象,为了反映电力数据的持续变化,同时也是方便数据访问和共享,元数据对象提供了按固定时间频率和数据变化的两种事件触发方式,给元数据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系统能保证数据安全,在主体元数据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通过序列化文件自动还原。
本发明可以为电力元数据管理平台应用提供对内存容器中元数据的并发访问,提高访问速度和访问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序列化文件的方式来保存元数据内容,当写入数据时,先将数据系列化一个指定的文件,然后该文件反序列化更新元数据对象,再由元数据通过复制更新所有镜像,并发写入时要保证数据的同步。读取元数据时,由元数据对象决定访问哪个镜像对象。
实施例1,多个应用程序访问元数据。
元数据和两个镜像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应用程序1(或应用程序4)修改元数据时,首先将服务器上产生一个元数据的序列化文件,紧接着用该文件反序列化为元数据对象,并用该元数据克隆得到两份镜像元数据,实现元数据的同步,整个修改过程序列化文件和元数据需要加锁。应用程序2和应用程序3从镜像服务中读取了元数据信息,显示结果为修改后的元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0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