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式节能型灭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00420.1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5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凯;丁洪勇;李晓明;傅佩顺;王波;英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2 | 分类号: | A61L2/02;A61L2/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节能型 灭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药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式节能型灭菌器。
背景技术
目前矩形截面带夹套的灭菌器压力容器的主体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内壳-加强筋-外壳形式,加强筋位于内壳、外壳之间,内、外壳分别与加强筋焊接成型。内壳、外壳之间区域组成夹套结构。第二种是内壳-加强筋(外壳)形式,内壳外覆加强筋,该加强筋同时作为外壳与内壳组成封闭的夹套结构。现有的主体结构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有很多的缺点无法克服:
首先,作为压力容器,为了满足强度要求,灭菌器主体加强筋结构要求比较高、结构尺寸较大,因而占用空间也很大。目前的结构形式要么是将加强筋固定在夹套空间内、要么是直接由加强筋结构组成夹套,这样势必造成夹套容积的放大。在实际灭菌器使用中,夹套只起到辅助作用,其过大的空间无任何实际作用,反而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同时,由于加强筋结构相对复杂,因而夹套结构也相对复杂、加工难度较高,使用中故障风险也较高。
其次,灭菌器主体结构中,夹套的一个主要作用是为灭菌内室提供保温。其最理想的状态是消耗最少的能源的同时覆盖最全的内壳面积。现有的结构形式下,之前所述由于夹套容积较大能源消耗已经难以降低,也是由于加强筋结构要考虑强度因素,又要组成夹套结构,所以往往造成夹套对内壳的包覆效果不理想,造成灭菌器性能的降低。
再次,现有结构中,外壳外侧均远离内壳,在外部包覆保温层时受空间限制,保温层厚度往往较薄,保温效果不佳,造成设备表面温度较高,既增加了能耗又降低了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夹层空间小、结构简单、对内壳的包覆和支撑性好,节能环保、安全可靠、隔热效果优异的新式节能型灭菌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新式节能型灭菌器,包括底座和灭菌主体,灭菌主体安装在底座上,灭菌主体两侧设置密封门,灭菌主体包括内壳、外壳和加强筋,内壳为平板型,外壳上设置拉伸孔,外壳和内壳通过拉伸孔焊接成一体,外壳外部焊接加强筋。
所述的新式节能型灭菌器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拉伸孔,通过拉伸孔作为塞焊孔将内壳、外壳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在外壳上设置加强结构。内壳、外壳之间只余留极少空间作为夹层,结构非常紧凑,夹层空间小、结构简单,对内壳的包覆和支撑性能好,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优选,外壳两端设置为圆弧型,外壳通过圆弧型端面与内壳两端焊接为一体。提高保温效果,外壳的两端也可以直接与灭菌器的前封板焊接,安装灵活,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优选,拉伸孔为等间距设置,拉伸孔的深度大于0mm,小于等于30mm。减小夹套容积,使其结构紧凑,提高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优选,加强筋为U型结构,加强筋焊接在相邻拉伸孔之间。加强筋不再作为内室、夹套的组成部件,只是作为加强部件,加工和装配难度降低,降低了使用中的故障风险。
进一步地优选,拉伸孔设置多个,相邻拉伸孔之间的距离为200mm-300mm。增强焊接的牢固性。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的新式节能型灭菌器改变了加强筋是灭菌器主体中夹套的组成部分的结构方式,该灭菌器通过加工新结构的外壳,将内壳、外壳组合成一个整体,将加强筋附加到外壳外部。内壳、外壳之间只余留极少空间作为夹层,结构非常紧凑,灭菌器主体结构夹层空间小、结构简单,对内壳的包覆和支撑性能好,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保温性和外加保温层后实现的隔热效果优异。
2)外壳加工设置拉伸孔作为塞焊孔,拉伸孔形状不限,然后在拉伸孔处塞焊与内壳固定,内壳、外壳之间为夹套空间,结构紧凑,保温效果更好,及节能又安全。
3)外壳外部附加加强筋作为主体加强结构。加强筋不再作为内室、夹套的组成部件,只是作为加强部件,加工和装配难度降低,降低了使用中的故障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剖视;
图3为本发明图1的H-H处剖面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拉伸孔焊接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密封门;2、内壳;3、外壳;4、底座;5、加强筋;6、灭菌主体;7、拉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0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肌腱加强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二氧化锡改性陶瓷电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