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0114.8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书舍;陈亚军;陈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书舍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G08G1/00;B62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智能 公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方案是针对目前大城市地面交通频繁的红绿灯限行和车辆拥堵问题而设计的一种轻便、快速、高效而又环保、实用的轻型高架智能公交系统,开辟一条城市交通新体系(相对地面和地下两种城市交通体系而言)。如果能投入使用,可减轻地面交通压力,减轻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和道路拥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彻底解决困扰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解决城市出行难问题。
本系统在交叉路口无限行、无拥堵,车辆可高速、无障碍通过,而又不需要投入太多,也不必改变现行的交通体系。本系统占地少,道路可以弯弯曲曲,就在公路两侧,可在人行道上方修建。
本系统的运载工具是高度智能化的小型电动车辆——智能车,无人驾驶,自动运行。
背景技术
现代大城市交通的最大难题是车辆多,道路少,特别是交叉路口的限行和车辆拥堵问题。公交车、地铁则站站必停,路程稍远还得换车,出行难成了大城市最头痛的问题。本方案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的。本方案通过对智能公交系统的精心设计,使车辆通过交叉路口时不停车、不减速、无障碍通过。并一站式到达目的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开辟一条新的城市交通体系;设计一种双向双层轻型高架智能运输系统;配以高速小型化的电动智能车辆,再加上精确的智能控制,保证车辆全程高速、不停车稳定运行;不管路程多远,只要有线路,均可一站式到达目的地。
本系统的固定设施是轻型高架道路,就在街道两侧人行道上方修建,不影响现有交通系统。轻型高架路为双层双向,层高约4米,下层离地面5~6米。主干道路宽两米多些,只允许一辆小型电动智能车通过。支柱采用粗一些的电线杆或钢管。路面尽量采用轻质材料,如木质或其它新型轻质材料,以减轻重量。道路两侧装有许多监控装置,与智能车时刻保持联系,保证智能车按规定方向和速度运行。
本系统在十字路口车辆不减速、不停车通过是靠轻型高架智能线路双层双向的设计。两层行车方向相反,在十字路口立交通过,如要转弯则只向外转。下层车如果是右行道,转弯时只向右转,(如附图1所示),则上层车转弯时只向左转。这样道路右侧的车就可以到达右侧的任何地方,道路左侧的车则可以到达左侧的任何地方。如此,乘客只要知道自己的出行方向,就可以在车站找到相应的上车地点,快速到达目的地。在丁字路口也一样,不同方向的道路立交(如附图2所示)。
主干道上每500米到1000米设一个车站(如附图2虚线框内所示),就在两个交叉路口之间,随街道的布局而定。
智能车是一种小型电动车辆,高度智能化,无人驾驶,可载1到2人(最多两大一小,重量在200公斤以内)。车身用复合材料制造,重量很轻。车上装备有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接受系统主控室发来的指令,按统一的调度运行。车上装备有电子触摸屏,内设电子地图,乘车人只要在电子地图上点击选取目的地,智能车在主控室的指令下就可自动运行,一路畅通无阻,一站到达目的地。由于智能车是全自动运行,因此还可以承担部分快递业务,运送200公斤以内的邮件和货物。
智能车使用电力驱动,可以用车身自备的储能电池供电,也可以从线路上取电,无论用那种方式取电,系统本身都有巨大的储电功能,可以在晚间或用电低谷时充电,白天用电高峰时用电,既降低运行费用,又有利于电网调峰。
本系统智能车的速度,设计为每小时72公里,即每秒20米,车流密度可以为10米一车(或更高),一个车站的车流量可达每小时28800车次,载客量应在4万以上。相当一条地铁的运力,而投入不到地铁的零头。可以称得上轻便、快速、高效、经济而实用。
如果还想提高运力,可以加宽道路,使之变成双行道。凡在下一段要转弯或出站的车辆,都走外行道,控制系统可随时调整两条道上车流的密度。这样,系统的运力可以加倍。
智能车上装有防碰撞和应急处置系统,如果前面的车发生故障,如电动机故障、车轮爆胎或电力不足等。则后面的智能车就启动应急处置系统,推着前面的车在前方车站就近出站。
系统控制采用分区域控制方式。每个交叉路口设有独立的路口控制系统,每个车站设有独立的车站控制系统,整个系统设有一个系统主控室。主控室控制各车站、各路口、每个车及整个系统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书舍,未经陈书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0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纱机传动装置
- 下一篇:用于游离磨料切割的金属丝及其制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