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油管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9417.2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昭 |
主分类号: | B29D23/00 | 分类号: | B29D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复合 油管 生产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油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和添加剂加到低速混料机中混合,得到混合料的步骤;
将混合料加到挤出机,在挤出机内加热至熔点以上并挤出至成型模具,在成型模具内成型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的步骤;其中,所述添加剂中含有纳米二硫化钼,纳米石墨;
将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依次经过真空定径、冷却定型、定长切断,制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的步骤;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经缩径机进行缩径处理的步骤;
其中,所述缩径机具有多组压辊,每组压辊由三个同直径的压辊组成,每个压辊的外端面表面均为120度圆弧面,每组压辊的外端面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进入的方向形成一个封闭的由粗到细的圆台形空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从所述圆台形空腔的粗端进入,在每组压辊旋转带动和挤压下从该圆台形空腔的细端出来,对所述内衬管进行缩径处理;经缩径处理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外径比钢管内径小2mm;
将缩径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与钢管在复合模具内进行复合制得半成品复合管的步骤;其中,缩径处理前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的外径大于所述钢管的内径;
本步骤中,所制得的半成品复合管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的长度比所述钢管的长度长;
上述半成品复合管进入热箱进行加热处理,再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两端伸出钢管的部分分别通过翻边装置进行翻边,制得成品复合管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油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成品复合管经通径检验合格后,再经过拧扣机安装接箍标准件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油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为旧油管,所述旧油管需预先经过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干净。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油管生产方法的生产系统,包括混料机、挤出机、内衬管成型模具、真空定径机、冷却定型机缩径机、复合模具、加热箱、翻边机、通径检验机、拧扣机;其中,
所述挤出机与混料机直接相连,所述混料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与添加剂混合;
所述内衬管成型模具将挤出机挤出的混合料加工成管;
所述真空定径机将内衬管真空定径;
所述冷却定型机将定径后的内衬管冷确定型;
所述定长切断机将上述冷却后的内衬管定长切断,得到不同长度的内衬管;
所述缩径机具有多组压辊,每组压辊由三个同直径的压辊组成,每个压辊的外端面表面均为120度圆弧面,每组压辊的外端面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进入的方向形成一个封闭的由粗到细的圆台形空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从所述圆台形空腔的粗端进入,在每组压辊旋转带动和挤压下从该圆台形空腔的细端出来,完成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的缩径处理;
所述复合模具将上述缩径后的内衬管和油管进行复合,得到复合管内衬管长于外管;
所述翻边机将上述复合油管的内衬管的两端分别进行翻边处理;
所述通径检验机检验复合管通径是否均匀;
所述拧扣机对上述复合油管进行接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油管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清洗机,所述清洗机专用于旧油管的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昭,未经王庆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94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