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重力高效脱除NOX的装置及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99098.5 | 申请日: | 201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峰;孙宝昌;赵宏;初广文;罗勇;邹海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高效 脱除 no sub 装置 工艺 | ||
1.一种超重力高效脱除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重力气体调质器(10)、硝酸循环槽(20)、超重力碱液吸收器(30)、除雾器(40)和碱液槽(50);
所述硝酸循环槽(20)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61)连接到第一循环泵(71)入口,该第一循环泵(71)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62)与超重力气体调质器(10)的液体入口连接相通;所述超重力气体调质器(10)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三管道(63)连接到硝酸循环槽(20);所述超重力气体调质器的气体入口外接输送含硝酸气体或NOx的工业尾气管道(81);
所述超重力气体调质器(10)的气体出口通过第四管(64)道连接到超重力碱液吸收器(30)的气体入口,所述超重力碱液吸收器(30)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五管道(65)连接到除雾器(40),所述除雾器(40)通过第六管道(66)连接到碱液槽(50),该碱液槽(50)的出口通过第七管道(10)连接到第二循环泵(72)入口,该第二循环泵(72)出口通过第八管道(68)连接到超重力碱液吸收器(30)的液体进口,所述超重力碱液吸收器(30)的液体出口连接到第六管道(66)上;第八管道(68)上设有出液管道(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力高效脱除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碱液槽上设有补充碱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力高效脱除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硝酸循环槽上设有补充硝酸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力高效脱除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超重力气体调质器和超重力碱液吸收器均为超重力反应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装置脱除NOx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超重力气体调质:
将含硝酸气体或NOx的工业尾气由气体进口进入超重力气体调质器(10)内,使用20-50%的浓硝酸经第一循环泵泵(71)入到超重力气体调质器(10)内;在超重力气体调质器内(10),工业尾气中的NO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经调节后工业尾气中NO2/NO的摩尔比在0.8-1.5范围内;
2)超重力碱吸收循环:
经过调质后的气工业尾气由通过第四管道(64)输送到超重力碱液吸收器(30),碱液槽(50)内的碱液经第二循环泵(72)输送到超重力碱液吸收器(30)的液体入口,进入超重力碱液吸收器(30)的碱吸收反应区后与工业尾气进行吸收反应,与气体反应后的碱液经第六管道(66)返回碱液槽(50);
工业尾气经碱液吸收后经第五管道(65)输送到除雾器(40)除雾,除雾后的气体排入大气;除雾器(40)内捕集到的雾滴经第六管道(66)输送到碱液槽(50)。
6.优选地,将浓硝酸通过补充硝酸管(21)输送到硝酸循环槽中,保证硝酸循环槽内的硝酸浓度满足系统的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除NOx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优选地,将不低于1wt%浓度的碱液补充到碱液槽中,以保证对碱液浓度的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除NOx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碱液是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除NOx的工艺,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超重力气体调质器和超重力碱液吸收器的超重力加速度为10-5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90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钠灯功率规格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