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官能化聚烯烃材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8817.1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虞海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海盈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236/20;C08F8/08;C08L23/30;C08L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7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官能 烯烃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烯烃和二烯的环氧化和烃基化共聚物的制备,特别是入出境由挠性二烯的环氧化和羟基化共聚物生产热稳定性耐油弹性体。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领域中,特别是发动机领域中,有许多地方需要具有耐油性能且耐高温的弹性体。现使用的耐油性能的高温弹性体,主要是氯丁二烯和丁腈橡胶,但是这两种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不足。
现已经有技术提出,由a-烯烃和挠性二烯的环氧化和烃基化共聚物制备的官能化聚烯烃(FPO)材料不仅在耐高温方面全面超过氯丁二烯和丁腈橡胶,而且在成本方面也低于现使用的氯丁二烯和丁腈橡胶。
现技术中选用的a-烯烃共聚单体通常是包括C2-C12烃的那些无环不饱和材料,此类材料可以是线性或支化的并且在α位具有一个双键。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和1-十二碳烯或乙烯与1-辛烯、1-己烯和/或1-丁烯的组合。但该类组合物最后的聚合物的弹性过大,不适合于发动机的应用要求强度与弹性的比值更接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由a-烯烃和挠性二烯的环氧化和烃基化共聚物制备的官能化聚烯烃材料的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在保证官能化聚烯烃材料的弹性的同时,提高其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官能化聚烯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有,
提供a-烯烃共聚单体和挠性二烯共聚单体;所述a-烯烃共聚单体由乙烯、丙烯和1-十二碳烯组成,其中,乙烯和丙烯的摩尔比为1:1,所述1-十二碳烯与乙烯和丙烯的摩尔比为1:4.5;
所述挠性二烯共聚单体由7-甲基-1,6-辛二烯、1,4-己二烯和4-乙烯-1-环己烯组成;其中,7-甲基-1,6-辛二烯、1,4-己二烯和4-乙烯-1-环己烯的摩尔比为1:2.5:1.5;
所述a-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60%-65%;所述挠性二烯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35%-40%;按上述比例进行配料;
所述共聚反应时的稀释剂或溶剂为辛烷、甲苯或二甲苯;
将上述组合物在在反应釜中进行共聚物前体组分的玻璃化转变反应,其反应温度为-50℃--30℃;反应温度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将反应温度设置为-30℃+-5℃,反应时间为0.5-1小时后匀速降温至-50℃,反应3-8小时,升温至常温;
向反应釜中投加过氧化氢,将反应釜温度提高至40℃-50℃,反应3-5小时;
提取,精制后得到官能化聚烯烃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技术方案生产的官能化聚烯烃材料,其弹性同现所有以a-烯烃共聚单体和挠性二烯共聚单体聚合生产的材料的弹性基本相同,并全面优于氯丁二烯和丁腈橡胶,而且其强度平均超过现产品的8%-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一种官能化聚烯烃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有,
提供a-烯烃共聚单体和挠性二烯共聚单体;所述a-烯烃共聚单体由乙烯、丙烯和1-十二碳烯组成,其中,乙烯和丙烯的摩尔比为1:1,所述1-十二碳烯与乙烯和丙烯的摩尔比为1:4.5;
所述挠性二烯共聚单体由7-甲基-1,6-辛二烯、1,4-己二烯和4-乙烯-1-环己烯组成;其中,7-甲基-1,6-辛二烯、1,4-己二烯和4-乙烯-1-环己烯的摩尔比为1:2.5:1.5;
所述a-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60%-65%;所述挠性二烯共聚单体的摩尔比为35%-40%;按上述比例进行配料;
所述共聚反应时的稀释剂或溶剂为辛烷、甲苯或二甲苯;
将上述组合物在在反应釜中进行共聚物前体组分的玻璃化转变反应,其反应温度为-50℃--30℃;反应温度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将反应温度设置为-30℃+-5℃,反应时间为0.5-1小时后匀速降温至-50℃,反应3-8小时,升温至常温;
向反应釜中投加过氧化氢,将反应釜温度提高至40℃-50℃,反应3-5小时;
提取,精制后得到官能化聚烯烃材料。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聚合的方法为常规的方法类型,如高压、淤浆、本体、悬浮、超临界或液体方法,在聚合阶段采用的催化剂为金属茂催化剂。
在环氧化反应中选用的是过氧化氢这一常规材料。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有区别的仅是a-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比和挠二烯共聚单体的摩尔比。因此就不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海盈,未经虞海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8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