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体调整的图像构图美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8784.0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4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凝;姜怡孜;韦岗;蔡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陈文姬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主体 调整 图像 构图 美化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智能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主体调整的图像构图美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非常普及的今天,人们每天都会从电脑、移动终端上接触到海量的图像信息。人们特别青睐具有美感的图像,因为它带给人们愉悦的视觉感受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唤起观看者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借助电脑和移动终端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美化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有了巨大的需求。研究表明构图是图像美感的重要指标。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合理安排和处理人、景、物的关系与位置,获得图像的最佳布局,实现图像美学上的统一感受,以更好的表现图像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摄影和绘画中构图是基础也是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图像的优劣成败。
主体是图像主要表现的对象,是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是控制图像全局的焦点。对于人文、风景、静物等包含主体的图像,主体是图像的核心,在图像中起绝对主导作用,好的构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位置和大小。主体是摄影师、绘画者主观上想要突出的对象,包括主要人物形象、主要动物形象、主要植物形象、主要景物形象等。成功的构图是将尺寸合适的主体合理地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使得图像主次分明、主体突出达到令人赏心悦目的境界。人们在长期的摄影、绘画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常用的构图法则,比如三分法则、主体最佳比重规律、对角占优法则等,这些法则告诉人们在摄影、绘画时需要考虑的各个因素,合理的利用这些构图法则能够得到令人舒适的构图效果。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拍摄出具有美感的图像,但大多数非专业拍摄者都缺乏美学常识和经验,因此如何对图像进行构图美化成了困扰他们的难题。在摄影和绘画中最常用的构图法则是三分法则和主体最佳比重规律,综合使用这两个法则可以使图像在视觉上非常有条理,主体非常突出,以更好地表现图像的变化和动感,呈现出具有美感的图像。利用电脑和移动终端对包含主体的图像按照三分法则、主体最佳比重规律进行构图自动美化并提供摄影指导,调整图像主体大小与位置,不仅能够提高缺乏美学经验的业余摄影者的摄影质量,还能帮助熟练的摄影师用来加快对图像的构图美化。Photoshop等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都需要用户手工对图像进行美化,这种非自动性的图像美化,给普通的摄影用户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目前,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内,图像构图美学研究在国外刚刚兴起,主要涉及提取图像美学特征,对图像构图优劣进行自动评估和自动美化。国内仅见到浙江大学陈仁杰等人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他们主要是对图像进行裁剪得到一系列子图像,通过对子图像进行美学排序和重映射调整,得到构图美化后的图像。其方法取决于裁剪的子图像,如果没有裁剪到合适的子图像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美化效果,且算法较为耗时。
三分法则:是绘画和摄影中最知名、最常用的构图法则之一,它实际上是著名的“黄金比例分割”的简化版,可使图像更生动、美观。具体为:用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将图像分成9个相等的方块,称为“九宫图”。直线和横线相交的四个点,是人们视觉最敏感的地方,称为力量点。研究表明当主体处于这4个力量点附近时最容易吸引观看者“眼球”,主体更加鲜明、突出,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图像主体在图面上的组织作用,使图像中周围景物展现协调和联系,容易引起人类视觉美感。
主体最佳比重规律:通过统计大量专业摄影图像中主体所占图像面积比重,已有相关研究量化出具有美感的构图图像中主体的最佳尺寸比例。研究发现美学图像虽然来源不同、主体类型各异,然而主体区域面积大多分布在0.1,0.56和0.82附近,分别对应小比例区域、中比例区域和大比例区域,称之为主体最佳比重规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主体调整的图像构图美化方法,实现对图像构图的自动美化,简单有效,运行速度快。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主体调整的图像构图美化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主体调整的图像构图美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图像进行主体区域检测,得到主体检测图;
(2)对主体检测图进行形态学处理及二值化,得到主体掩码二值图;
(3)利用主体掩码二值图从图像中移出主体,依照主体最佳比重规律,对主体进行缩放,调整主体尺寸;
(4)利用基于样例的图像修复算法,填充图像中移出主体后的空白区域,得到背景图;
(5)根据构图美学中的三分法则,把缩放后的主体,移动到背景图中,得到美化后的图像。
步骤(1)所述对图像进行主体区域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8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