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8494.6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虞海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海盈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7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泡沫塑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指一种具有低回弹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低回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使含有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及发泡剂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料组合物反应而获得的低回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该聚氨酯泡沫塑料在-70℃~-20℃的温度范围内和0℃~60℃的温度范围内分别具有玻璃化温度。
现低回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被作为冲击吸收体、吸音体、振动吸收体使用。
现低回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室温附近具有玻璃化温度的低回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随着使用温度偏离玻璃化温度,存在硬度发生变化、低回弹性趋于不稳定的所谓的感温性问题。此外,近年来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所要求的耐久性水平提高。而且,希望进一步降低回弹性,开发出回弹率为5%以下的低回弹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未采用增塑剂但可制得低回弹性良好、耐久性良好、对应温度变化的硬度变化少,同时具有高通气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是在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发泡剂及稳定剂存在下使多元醇混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制造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
所述多元醇混合物包含多元醇I、下述多元醇II及下述一元醇C,除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外的全部原料中的所有的含活性氢化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比例以异氰酸酯指数计为93-95之间;
所述多元醇I是采用磷腈化合物、路易斯酸化合物或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使烯化氧开环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的平均羟基数为2~3、羟值为30~45mgKOH/g、氧乙烯基质量含量为22-25%的聚醚多元醇;
多元醇II是平均羟基数为2~3、羟值为80-10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
一元醇C是羟值为50-65mgKOH/g的聚醚一元醇。
多元醇I和多元醇II的质量比为3∶7。
一元醇C占多元醇混合物质量总量的20%。
一元醇C为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的聚氧丙烯一元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技术方案制得低回弹性良好、耐久性良好、对应温度变化的硬度变化少,同时具有高通气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了本发明的方法外其它的必要步骤均为现有技术,在生产具有弹性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均能够得到。
在本发明中,除了技术方案中所要求的材料外,还需要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均为现常用材料,因此不进行重复说明。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材料的组成还可以包括有其它成份,但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是在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发泡剂及稳定剂存在下使多元醇混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制造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
所述多元醇混合物包含多元醇I、下述多元醇I I及下述一元醇C,除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外的全部原料中的所有的含活性氢化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比例以异氰酸酯指数计为93-95之间;
所述多元醇I是采用磷腈化合物、路易斯酸化合物或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使烯化氧开环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的平均羟基数为2~3、羟值为30~45mgKOH/g、氧乙烯基质量含量为22-25%的聚醚多元醇;
多元醇I I是平均羟基数为2~3、羟值为80-10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
一元醇C是羟值为50-65mgKOH/g的聚醚一元醇。
多元醇I和多元醇II的质量比为3∶7。
一元醇C占多元醇混合物质量总量的20%。
一元醇C为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的聚氧丙烯一元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和替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海盈,未经虞海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84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预偏置装置的减隔震支座
- 下一篇:一种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