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鲍曼不动杆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在降解偶氮染料刚果红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8166.6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宁寻安;阳重阳;王玉洁;梁昕;王靖宇;陈国鑫;林美卿;李锐敬;陈泓;刘敬勇;杨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02F3/02;C12R1/01;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鲍曼 不动 杆菌 及其 筛选 方法 降解 偶氮染料 刚果 方面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株鲍曼不动杆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在降解偶氮染料刚果红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偶氮染料是一类含有1个或多个-N=N-功能团的芳香类化合物,约占有机染料产品总量的80%。根据染料发色团说,其发色基是偶氮双键(-N =N-),助色基是氨基、羟基、甲基和磺酸基等,当光线射入后发生选择性吸收而产生视觉所感受到的各种颜色。刚果红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偶氮染料,从它的结构式上可以看出,刚果红是含有两个偶氮双键的活性染料,其水溶性好,但染色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染料未附着在染色物上而以废水形式排出,造成水体污染。
目前发现能降解偶氮染料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和藻类三种。但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大量实践表明,染料废水的特殊性导致一般微生物无法或很难在这类废水中生长繁殖和发挥降解作用。同时,目前发现的偶氮染料降解菌一般为厌氧降解菌,而国内外学者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微生物通过还原作用对染料废水具有一定的脱色、降解效果,但处理出水中含有大量高毒性、强致癌性的中间产物,如芳香胺化合物等。而对于单一的好氧降解,目前报道的很少,同时从已报道的文献可知,它们所产生的偶氮还原酶在结构上差异较大。
同时目前尚无利用鲍曼不动杆菌降解染料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填补现有染料降解微生物技术的空白,提供一株偶氮染料好氧降解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偶氮染料刚果红好氧降解菌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偶氮染料刚果红好氧降解菌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株偶氮染料好氧降解菌,命名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YNWH 226,于2013年7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7922。
所述鲍曼不动杆菌YNWH 226鉴定特征如下:
细菌学形态特征为球杆状,无芽孢、无鞭毛,单个细胞大小为(1~1.5μm)×(1.5~2.5μm),菌落光滑,不透明,在含刚果红的无机盐培养基上呈红色;
生理生化特性为:革兰氏阴性,西蒙氏柠檬酸盐利用阳性,明胶液化阴性,葡萄糖利用阳性。能在以刚果红为唯一碳源和能源,且好氧条件下生长。
本发明还提供了鲍曼不动杆菌YNWH 226的16S rR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序列与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DSM 30007的16S rRNA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为99%。
本发明同时提供该鲍曼不动杆菌YNWH 226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印染废水处理厂好氧池的废水置于LB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初培养液;
S2.取S1所述的初培养液置于含1g/L刚果红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得培养液;
S3.取S2所述的培养液置于含1g/L刚果红的新鲜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得终培养液;
S4.取S3所述的终培养液稀释后均匀涂布于含1g/L刚果红的固体无机盐培养基平板上培养;
S5.从S4所述固体无机盐培养基平板上挑取菌落分离纯化即得单菌落。
所述的LB培养基配方为:
S2、S3所述的所述的无机盐培养基配方为:1.6g/L的K2HPO4,0.2g/L的KH2PO4 (),1.0g/L 的(NH4)2SO4,0.01g/L 的FeSO4·7H2O ,0.1g/L的NaCl ,0.02g/L的CaCl2·6H2O ,0.1g/L的MgSO4,pH7.0。
S4所述的固体无机盐培养基平板的组成配方为S3所述的所述的无机盐培养基加入16~20g/L的琼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偶氮染料好氧降解菌在降解偶氮染料刚果红方面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偶氮染料好氧降解菌应用于含偶氮染料刚果红废水脱色、净化处理方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8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 下一篇:一种检测氰根离子的分子探针及其合成和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