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材的地膜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8017.X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5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云;管青霞;李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481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地膜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的地膜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材育苗以春季为主,春季干旱是中药材育苗的主要制约因素,
传统的育苗播种是直接将种子撒在耙耱平的地表,用犁将地表划破成浅沟,使种子撒入浅沟,再耱平、镇压实,然后覆盖厚细砂或麦草保墒。春季土壤含水量低,地温低,而中药材种子发芽需水量大,育苗期间露地育苗不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易造成出苗率低,约为20%,出苗时间长,药苗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等问题;而用麦草覆盖育苗,药苗地表附近部分茎叶被遮盖,容易导致大面积发生病虫草害,进而造成农药大量使用,致使农残超标,而且除草次数增加,加大了成本投入,纯收益下降;露地育苗覆沙用沙量大,反复多次应用易造成土壤沙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中药材育苗方法存在水分低、低温低、容易大面积发生病虫草害而导致出苗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中药材的地膜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一种中药材的地膜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微碱性沙质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将土壤耙细整平;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农家肥2000~4000公斤,尿素6~9公斤,过磷酸钙10~40公斤;选择无杂质、子粒饱满、无霉变、无虫蛀和未经农药处理的中药材新种子;
于3月下旬~6月中旬播种,用100cm~150 cm宽的地膜,直接覆在整平的地面上,用土压住地膜的两侧,在地膜上打穴眼,穴眼深0.5cm~0.6cm,穴距3 cm~4cm,行距9 cm~10cm,将15粒~25粒种子均匀撒入穴眼,用0.2 cm~0.3cm厚湿土盖住种子,再用0.2 cm~0.3cm厚细沙封口即可;土壤肥力差可追施肥一次,在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
所述播种行数为7~11行,穴眼直径为5~10 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保墒:由于地膜覆盖的阻隔作用,使得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相对减缓,这样土壤水分就能较长时间的贮存在土壤里;地膜覆盖还会使土壤深层的水分向上层集积,也就是所说的“提墒”,所以地膜覆盖起到保墒的作用,为种子发芽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2、增温:地膜覆盖减少了热量随水分的蒸发而消耗,阻碍近地层空气与土壤的热量交换,太阳辐射可大量透过膜面被土壤吸收,而地膜的良好气密性及阻隔作用,使地面辐射减少,热量散失降低,有效提高地温,从而为种子发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3、防除杂草:用黑色地膜,可有效防除杂草,因为黑地膜透光率低,杂草因光照不足而难于发育,大大减少了除草次数,同时减少了肥料水分的无效消耗以及除草难度。
4、减轻病虫危害:地膜覆盖栽培时,药苗地上部分没有任何覆盖物,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使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中药材的地膜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整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微碱性沙质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将土壤耙细整平;
②施肥:耕翻整地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农家肥2000~4000公斤,尿素6~9公斤,过磷酸钙10~40公斤;
③选种:选择无杂质、子粒饱满、无霉变、无虫蛀和未经农药处理的中药材新种子;
④育苗时间:3月下旬~6月中旬;
⑤播种方式:用100cm~150 cm宽的地膜,直接覆在整平的地面上,用土压住地膜的两侧,在地膜上打穴眼,穴眼深0.5cm~0.6cm,穴距3 cm~4cm,行距9 cm~10cm,将15粒~25粒种子均匀撒入穴眼,用0.2 cm~0.3cm厚湿土盖住种子,再用0.2 cm~0.3cm厚细沙封口即可;
⑥除草:育苗出齐后即可进行第一次除草松土,以后除草时间按田间草情而定,一般不少于4次;
⑦追肥:追肥视苗情而定,土壤肥力差可追施一次,在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
⑧灌溉:一般情况下在育苗前灌足底水,出苗后视土壤墒情浇1~3次水。
所述步骤⑤中的播种行数为7~11行,穴眼直径为5~10 cm。
出苗率为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80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耐老化的PVC软管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的弹性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