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7918.7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森;林素慧;徐宸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芯片 制作方法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在蓝宝石衬底上形成掩膜层,其至少包括若干个第一尺寸图案,使得后续生长的外延层无法愈合连接在一起;
2)在制作完掩膜层的蓝宝石衬底上形成外延层,其在外延层的内侧表面形成若干个上宽下窄的倒台状洞穴,所述洞穴在垂直方向上贯穿整个外延层,减少发光二极管内部发生全反射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尺寸图案的线径为10~30μm,间距为5~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形成的掩膜层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尺寸图案,用于将所述蓝宝石衬底定义出若干个单元区域,所述第一尺寸图案位于各个单元区域内,从而在步骤2)中各单元区域内的外延层外侧表面形成呈上窄下宽的台状结构,减少发光二极管内部发生全反射现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尺寸图案为闭合环状,环宽为15~4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形成的掩膜层还包括若干个第三尺寸图案,从而在步骤2)中在所述第三尺寸图案上进行横向外延生长的同时,增强光在外延层和蓝宝石衬底界面散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尺寸图案的线径为0.1~5μm,间距为0.2~5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尺寸图案、第三尺寸图案呈周期性分布,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多边形中的一种或前述任意组合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尺寸图案与第三尺寸图案的个数比例为1:50~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1)后,对蓝宝石衬底进行蚀刻,使得未被掩膜层保护的蓝宝石衬底被蚀刻,从而形成图形化蓝宝石衬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步骤2)后,采用蚀刻工艺去除裸露出来的掩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79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