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垂度法测试超高分子绳索相对伸长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6487.2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顾文彬;陆鸣;刘建青;董勤星;陈平;王清洁;徐浩铭;陈江海;王振雄;胡亚峰;陈学平;徐景林;黄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垂度法 测试 超高 分子 绳索 相对 伸长 方法 | ||
1.一种采用垂度法测试超高分子绳索相对伸长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将超高分子绳索两端分别固定到支点A和支点B上,在重力作用下,绳索将平衡呈悬链线形状,确定支点A和支点B的水平距离l,高差h;
步骤2在超高分子绳索任意处加载集中载荷Q1,确定第一次加载后该点的垂度f1;
步骤3在超高分子绳索任意处加载集中载荷Q2,确定第二次加载后该点的垂度f2;
步骤4根据水平距离l、高差h、第一次加载的集中载荷Q1、第一次加载后的垂度f1、第二次加载的集中载荷Q2、第二次加载后垂度f2、超高分子绳索单位长度的自重载荷w,确定第一次集中载荷对绳索索长的影响系数ψ1和第二次集中载荷对绳索索长的影响系数ψ2;
步骤5根据水平距离l、第一次加载的集中载荷Q1、第一次加载后的垂度f1、第二次加载的集中载荷Q1、第二次加载后垂度f2、超高分子绳索单位长度的自重载荷w、两支点的高差角,确定第一次加载后超高分子绳索的水平张力H1、第二次加载后超高分子绳索的水平张力H2;
步骤6根据步骤1至步骤5,确定超高分子绳索相对伸长率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垂度法测试超高分子绳索相对伸长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第一次集中载荷对绳索索长的影响系数ψ1和第二次集中载荷对绳索索长的影响系数ψ2公式如下:
a1为第一次加载的集中载荷Q1后,超高分子绳索加载点与支点A的水平距离;a2为第二次加载的集中载荷Q2后,超高分子绳索加载点与支点A的水平距离;w为超高分子绳索单位长度的自重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64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运动式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自动排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