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奶锅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5420.7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薛应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应东 |
主分类号: | A47J27/58 | 分类号: | A47J27/58;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 ||
技术领域
一种节能奶锅涉及炊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奶,特别是新鲜牛奶,易变质,因此新鲜牛奶往往要煮开消毒才可饮用。但由于需要加热的牛奶量较少,通常为400-500毫升,因此,普通的奶锅体积小锅底面积也小。当放在灶具上煮牛奶时,火焰沿奶锅的四周锅壁上升,热能就随四周锅壁流失,热效率低,还容易将手柄炙烤焦糊,变脆碎裂。
这样煮奶热效率低、能耗高。众所周知,牛奶与豆浆相似,在灶具上加热,由于煮沸时泡沫难于破裂,所以泡沫急剧上升,很容易冲出锅的上沿,导致燃气灶熄火,再次点燃时,由于空气中含有了一定量的易燃易爆气体,电子打火再次点燃灶具是很危险的。
中国专利CN201752330U,其技术方案是:“在里层奶锅平锅底周围套进略大的外层奶锅体,将锅帮双层中间空气抽成真空状后封闭,在奶锅帮上端,焊接奶锅把手,锅盖制成双层真空装。”虽然具有提高热效率的作用,但不能解决手柄被炙烤变脆易碎裂和牛奶煮沸溢出,熄灭燃气灶,天然气(或煤气)泄漏,再次点火时易发生危险的问题。双层真空装,加热时只能锅底部加热有效,传热面积变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解决火焰沿奶锅的四周锅壁上升,热能就随四周锅壁流失,热效率低,还容易将手柄炙烤焦糊,变脆易碎裂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是解决牛奶煮沸熄灭燃气灶,天然气(或煤气)泄漏,再次点火时易发生危险的问题。为此,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节能奶锅,包括牛奶锅主体1、热流导向圈2、承液盘3、牛奶锅盖4、锅盖钮5、奶锅手柄6,其特征是:承液盘3为围绕牛奶锅主体1四周锅壁环绕的环形圈,承液盘3位于奶锅手柄6下方,承液盘3的内缘与牛奶锅主体1焊接连接;承液盘3的外缘有1.5~2mm的卷边;热流导向圈2上方;所述的热流导向圈2位于承液盘3下,与承液盘3相接,热流导向圈2为开口向下,沿牛奶锅主体1周边环绕的环形圈,截面为半圆弧形,圆弧的一端与牛奶锅主体1焊接连接,热流导向圈2外缘有向外1.5~2mm卷边;所述的热流导向圈2的截面的圆弧为210°~270°所述的承液盘3的截面为一“凹”槽型的环形圈,一端与牛奶锅主体1焊接连接。
2、热流导向圈2位于牛奶锅主体1高度的1/2~2/3处。
3、牛奶锅主体1、热流导向圈2、承液盘3均为不锈钢材料。
有益效果
1、一种节能奶锅,其热流导向圈2可遮档沿牛奶锅主体1的四周直接上升的火焰,当热流沿牛奶锅主体1上升热流导向圈2时,被热流导向圈2遮挡,热流沿热流导向圈2半圆弧旋转,当旋转下行至半圆弧的开口处时,会沿圆弧开口处的切线方向流动,回到锅壁上,再次加热牛奶锅主体1,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一种节能奶锅,其热流导向圈2可遮档沿牛奶锅主体1的四周直接上升的火焰炙烤奶锅手柄6使奶锅手柄6被烤焦变脆碎裂;并防止烫手;
3、一种节能奶锅的承液盘3可承接沸出的牛奶防止熄灭燃气灶的火焰,使天然气(或煤气)泄漏,防止再次点火时发生火灾危险。
4、一种节能奶锅可加工式艺性好,热流导向圈2、承液盘3都可与牛奶锅主体1焊接连接,可采用滚边焊接,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一种节能奶锅主视图;
图2:一种节能奶锅俯视图;
图中:1牛奶锅主体、2热流导向圈、3承液盘、4牛奶锅盖、5锅盖钮、6奶锅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一种节能奶锅,包括牛奶锅主体1、热流导向圈2、承液盘3、牛奶锅盖4、锅盖钮5、奶锅手柄6,其特征是:承液盘3为围绕牛奶锅主体1四周锅壁环绕的环形圈,承液盘3位于奶锅手柄6下方,承液盘3的内缘与牛奶锅主体1焊接连接;承液盘3的外缘有1.5mm的卷边(卷边可防止洗锅时划伤手);热流导向圈2上方;所述的热流导向圈2位于承液盘3下,与承液盘3相接,热流导向圈2为开口向下,沿牛奶锅主体1周边环绕的环形圈,截面为半圆弧形,圆弧的一端与牛奶锅主体1焊接连接,热流导向圈2外缘有向外1.5mm卷边(卷边可防止洗锅时划伤手);所述的热流导向圈2的截面的圆弧为210°所述的承液盘3的截面为一“凹”槽型的环形圈,一端与牛奶锅主体1焊接连接。
2、热流导向圈2位于牛奶锅主体1高度的1/2处。
3、牛奶锅主体1、热流导向圈2、承液盘3均为不锈钢材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应东,未经薛应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5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装配多个混药器与西林瓶的仪器
- 下一篇:防灼伤保暖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