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浮锚杆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4818.9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1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苗恩新;常胜敏;赵军;李雍红;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1/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浮锚杆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三根平行的锚杆纵筋(1)成捆锚入岩层中,在三根锚杆纵筋(1)之间纵向间隔卡入固定件(2)将三根锚杆纵筋(1)分隔开,并且在设置固定件(2)的位置上每根锚杆纵筋(1)还设有半圆弧型的向外展开的固定耳(4);每根锚杆纵筋(1)上方插入建筑基础底板(8)中并且各自向外散开弯折形成锚杆弯折部(10),该锚杆弯折部(10)与建筑的底板板面钢筋(9)焊接连接;在三根锚杆纵筋(1)的侧边对称设有两根与这三根锚杆纵筋(1)平行的注浆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是一截长度为60~100mm的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根锚杆纵筋(1)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件(2)的外侧壁,并且每根锚杆纵筋(1)都与所述固定件(2)的外侧壁焊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4)是用直径为6mm的钢筋弯成圆弧形并且焊接在每根锚杆纵筋(1)上形成的耳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和固定耳(4)在锚杆纵筋(1)上每间隔1500mm设置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纵筋(1)深入岩层的锚固深度应大于5500m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全站仪根据设计图纸坐标,放测锚杆位置;
步骤2:在确定锚杆孔位后,用液压锚杆钻机钻孔;该成孔采用液压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立即停钻,超钻0.1m并稳钻1—2min,防止底端头不达到设计的锚固直径以及保证灌浆充分;
步骤3:终孔后清除孔内余渣,同时现场工程师及质检员进行孔深测量,锚孔偏斜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步骤4:抗浮锚杆纵筋(1)长度根据孔深及地面标高,采用3根直径25mm的Ⅲ级钢筋,中间设置1根20#的Ⅲ级焊接段钢管作为固定件(2);
步骤5:采用现场搅拌水泥砂浆,水灰比控制在0.45~0.50,水泥采用P.O.42.5;
步骤6:在下入钢筋后,将搅拌好的水泥砂浆用注浆管(5)插入孔底,通过砂浆泵注入形成锚固体(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工艺,第二高压注浆掺入水泥用量10%的微膨胀剂,锚固体(4)强度等级为M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48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复合地基桩的成桩施工设备
- 下一篇:支护桩用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