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污染型场地生物强化气提修复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94411.6 申请日: 2013-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3658161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陈志良;刘沙沙;彭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B09C1/00 分类号: B09C1/00
代理公司: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39 代理人: 刘江良
地址: 51065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柴油 污染 场地 生物 强化 修复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土壤污染防治技术领域,涉及利用生物强化气提技术处理柴油污染场地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是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石油产品,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燃料之一。随着其开采量和使用量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美国环保署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己有10万个地下油罐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丁克强,2000;Truax D D,1995)。2001年,据美国环保局(USEPA)统计,美国有超过418000个地下储油罐发生了泄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1)。2010年4月,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的原油泄漏形成了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污染带,造成严重污染(张文.应用表面活性剂强化石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2)。据统计,每年至少有 8×106吨石油烃进入环境。我国有面积达数十万公顷的石油开采区和化工区,含油废水任意排放及储油罐和输油管道的泄漏事故等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贾建丽.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与生物修复效应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2005.)。东北地区重工业和油田幵发区地下水污染严重,松嫩平原和河平原石油类污染普遍。大庆油田和华北油田采样井周边土壤石油污染严重,含油量在4.8×104~7.7×104 mg/kg之间(林力,杨惠芳.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整治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 2000, 19(7):325-329.),致使华北油田周围的很多农田由于石油污染而无法耕种(周迅.苏南地区加油站地下储油罐渗漏污染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通过地质雷达方法对苏南地区加油站渗漏污染情况和趋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老旧加油站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污染,在29个被调查对象中,72.4%的加油站存在渗漏,渗漏特征较为典型的占62.1%。所有被调査的加油站中,15年以上的老旧加油站发生渗漏的概率约为60%。 

目前有机污染场地主要采用物理/化学修复是最传统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隔离法、换土法、焚烧法、热解吸技术、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土壤淋洗技术、萃取法、化学氧化法、光降解技术等,具有修复周期短、操作简单、适应范围广,但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破坏土壤及微生物结构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生物强化气提技术不仅能够处理其它技术难以应用的污染场地而且可以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具有费用低、处理效果好、对环境影响低、无二次污染、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柴油污染型场地生物强化气提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如下组件:气泵,土柱,吸附柱,CO2收集瓶,无水Na2SO4瓶,玻璃转子流量计,各组件之间经通气管连接,所述土柱顶部及底部设有辐射板,侧壁设有取样口,靠近柱体底部的侧壁设有进气口;土柱顶部设有出气口,通风方式采用抽提、注入或抽提-注入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无水Na2SO4瓶的作用是吸收管道中的水分,防止进入到玻璃转子流量计中,保证其正常运行。 

有机玻璃柱内径0.25 m,高度1 m,所述辐射板设在距土柱顶部0.04 m和底部0.07 m处,在柱底辐射板上铺2-3层不锈钢丝网,防止筛孔被堵塞及保证均匀布气。所述CO2收集瓶内装有NaOH溶液,吸附柱中填充有活性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柴油污染型场地生物强化气提修复方法,利用所述的柴油污染型场地生物强化气提修复装置进行处理,方法如下: 

将油污土填充到所述土柱中,

每天通风,通风方式采用抽提、注入或抽提-注入相结合的通风方式,气体由土柱底部进气孔进入,通过底部辐射板向上流注入土柱,土柱土壤中柴油的挥发组分和产生的CO2在向上气流的携带或真空压力作用下,通过顶部辐射板和集气孔进入活性炭吸附柱和CO2收集,经活性炭吸附和CO2收集瓶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所述通风速率为50至300ml/min,优选为150 ml/min。

优选地,每天通风8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4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