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签剪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94088.2 | 申请日: | 2013-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珍;李晓涛;卢晓青;袁国宏;吴新丽;陈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B23D3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剪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剪切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标签剪切装置。
技术背景
在生产过程中,对商品进行贴标签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某些行业中已经有了专用的标签粘贴机构,但是对于大多数产品通用的标签粘贴机构还没有实现。我国很多小型企业多采用人工粘贴标签的方式,效率低并且标签粘贴的质量比较差,甚至由于标签的粘贴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开发一种简单且实用的标签剪切装置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签剪切装置,它能够实现标签的连续化剪切,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同时能够与贴标签的其他机械结构形成良好的配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连杆、刀片、槽轮拨杆、槽轮、机架、标签卷筒、三根张紧杆、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机架背板;其中:
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同轴安装,第三齿轮与槽轮拨杆同轴安装,槽轮与第一滚筒同轴安装,第二锥齿轮的轴与连杆的一端固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刀片一端的长槽构成移动副,刀片的另一端与机架构成转动副,且形成间歇性开合的剪刀口,槽轮拨杆与槽轮构成槽轮机构;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垂直安装在机架背板上,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的轴线与底面平行,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摩擦滚动配合,标签卷筒与三根张紧杆均垂直安装在机架背板上,从标签卷筒出来的标签经三根张紧杆后垂直进入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的缝隙,然后进入剪切工位切断。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了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以及槽轮机构实现传动,传动精度高。
2、本发明能够实现标签的间歇性供给和切断,满足流水线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架背板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架背板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齿轮,2、第一圆锥齿轮,3、第二圆锥齿轮,4、刀片,5、第二齿轮,6、第三齿轮,7、槽轮,8、槽轮拨杆,9、机架,10、连杆,11、标签卷筒,12、三根张紧杆,13、第一滚筒,14、第二滚筒,15、机架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一圆锥齿轮2、第二圆锥齿轮3、连杆10、刀片4、槽轮拨杆8、槽轮7、机架9、标签卷筒11、三根张紧杆12、第一滚筒13、第二滚筒14和机架背板15;其中:
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5与第三齿轮6啮合,第一锥齿轮2与第二锥齿轮3啮合,第二齿轮5与第一锥齿轮2同轴安装,第三齿轮6与槽轮拨杆8同轴安装,槽轮7与第一滚筒13同轴安装,第二锥齿轮3的轴与连杆10的一端固接。连杆10的另一端与刀片4一端的长槽构成移动副,刀片4的另一端与机架9构成转动副,且形成间歇性开合的剪刀口,槽轮拨杆8与槽轮7构成槽轮机构。第一滚筒13与第二滚筒14垂直安装在机架背板15上,第一滚筒13与第二滚筒14的轴线与底面平行,第一滚筒13与第二滚筒14摩擦滚动配合,标签卷筒11与三根张紧杆12均垂直安装在机架背板15上,从标签卷筒11出来的标签经三根张紧杆12后垂直进入第一滚筒13与第二滚筒14之间的缝隙,然后进入剪切工位切断。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图3所示,标签的间歇性剪断运动:第一齿轮1为动力源,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5,将动力传给第一圆锥齿轮2,第一圆锥齿轮2通过与其啮合的第二圆锥齿轮3,将动力传给连杆10,连杆10连续转动,连杆10的另一端与刀片4一端的长槽构成滑动副,从而带动刀片4摆动,刀片4与机架9配合形成间歇性开合的剪刀口,实现对进入剪刀口的标签间歇性剪断。
如图2、图3所示,标签的间歇性供给运动:标签卷筒11上缠绕着带状标签,通过三个张紧杆12,把标签带传输到第一滚筒13和第二滚筒14之间。第一滚筒13和第二滚筒14摩擦配合将标签带送至剪刀口剪断。第一滚筒13是主动滚筒,它与同轴的槽轮7配合。槽轮机构7带动第一滚筒13实现间歇转动, 从而实现将标签间歇性送入剪切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4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