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磨拉丝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3753.6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N40/24;C10N30/06;C10N30/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抗磨拉丝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金属加工工艺中,拉丝液可以在工件与模具之间形成牢固、坚韧的润滑膜,达到减轻摩擦的目的。目前,全油性的拉丝润滑剂,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润滑剂的冷却效果差和对金属粉末沉降分离效果不理想而趋于淘汰。水性拉丝润滑剂以其优良的冷却性和环保性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大多数水性拉丝润滑剂中,矿物油仍然是其润滑的主要组分,使用后的污水也大多带有矿物油而不能生物降解,造成环境的污染。中国专利ZL92102823.7发明了以氧化聚乙烯为主要润滑物质的水基润滑剂,适合于镀铜钢的高速拉丝,但采用了磷系添加剂,不利于环保且价格较高。中国专利ZL99113292.0公开了一种以合成脂肪酰胺蜡为主要润滑组分的水性拉丝润滑剂,中国专利ZL01107565.1公开了一种以油酸、硬脂酸为主要润滑物质的水性拉丝润滑剂。但是,前者成本较高,后者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且产品光亮度较差,均不能满足既能用于镀锌制品、镀镍制品以及镀铜和镀铬制品等的拉丝润滑,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已有拉丝液的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成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的抗磨拉丝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抗磨拉丝液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氯化石蜡4-5、山梨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酸酯3-4、十二烷基硫酸钠1-2、聚丙烯酰胺3-4、苯丙三氮唑1-2、纳米膨润土1-2、抗磨剂10-14、水1000;
所述抗磨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抗坏血酸0.3-0.5、聚乙烯醇2.3-2.5、吗啉1.4-1.6、硫酸锌0.3-0.5、吐温80 1.0-1.2、硅烷偶联剂KH-550 1.2-1.5、纳米氮化铝4.5-5.0、羟甲基脲2.0-2.3、水60-65;制备方法是将聚乙烯醇、纳米氮化铝加入到水中,加热至70-80℃,搅拌10-15分钟,然后,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30-45分钟,即得。
本发明所述抗磨拉丝液,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将氯化石蜡、山梨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水,加热至65-70℃;再加入聚丙烯酰胺、苯丙三氮唑,搅拌反应30-45分钟;最后加入抗磨剂及其它剩余成分,850-950转/分下搅拌反应65-85分钟,即得。
本发明抗磨剂添加纳米氮化铝粉末起到促进散热作用,增加了成膜性,减少了摩擦,延长了拉丝模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拉丝液具有很强的清洗能力,可以快速清洗金属表面的污物,使成品表面更加光亮清洁;并且本发明的拉丝液完全为水性,所以冷却效果优良,可以有效控制拉丝机的工作温度;本发明原料易得价廉,制备工艺简单,很好解决了拉丝液使用以后的污水排放问题。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抗磨拉丝液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氯化石蜡4、山梨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酸酯3、十二烷基硫酸钠1、聚丙烯酰胺3、苯丙三氮唑1、纳米膨润土1、抗磨剂10、水1000;
所述抗磨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抗坏血酸0.3、聚乙烯醇2.3、吗啉1.4、硫酸锌0.3、吐温80 1.0、硅烷偶联剂KH-550 1.2、纳米氮化铝4.5、羟甲基脲2.0、水60;制备方法是将聚乙烯醇、纳米氮化铝加入到水中,加热至70-80℃,搅拌10-15分钟,然后,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30-45分钟,即得。
本发明所述抗磨拉丝液,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将氯化石蜡、山梨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水,加热至65-70℃;再加入聚丙烯酰胺、苯丙三氮唑,搅拌反应30-45分钟;最后加入抗磨剂及其它剩余成分,850-950转/分下搅拌反应65-85分钟,即得。
使用本发明拉丝液,最高拉丝速度可达18m/sec。生产出的铜丝工序间防锈时间在6天以上;集中油池换油周期为3 年,单机油池换油周期为8个月,减少了废液处理和排放,保护了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虾油的胃肠外治疗应用
- 下一篇:包含N‑乙酰基‑L‑半胱氨酸的组合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