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92300.1 申请日: 2013-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3520682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2
发明(设计)人: 李尊忠 申请(专利权)人: 杨献华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29/00;A61P19/02;A61P19/04;A61P19/08;A61K35/32;A61K35/58;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017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风湿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风湿骨病主要是由于风寒引起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风湿骨病是缠绵难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尤以青壮年发病率较高(80%的患者年龄在20岁-45岁)。初发时起病缓慢,患者先是几周内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关节疼痛、僵硬、肿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自动和被动运动都引起疼痛。开始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再累及其它关节。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晨间关节僵硬,肌肉酸痛。随着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发展,患者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著贫血,关节成僵硬而畸形,导致残废。膝、肘、手指、腕部成固定屈位,手指向外侧成半脱位,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

西医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及特殊治疗等六种治疗方法。诸疗法各有不同的特点,一般应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组合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药物治疗过程中,较多使用水杨酸制剂和非类固醇制剂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控制风湿活动;并且在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使用青霉素以控制链球菌感染,另外在清除慢性病灶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时也经常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西医在风湿骨病治疗过程中治疗时间长,疗效差,费用大,仅能短期缓解症状,其治疗后复发率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药物容易使患者产生抗生素耐药性。

祖国医学认为此症属于“痹症”的范围。诱发本病的因素是因为人体肝、脾、肾精血不足,筋骨失养,自然界中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进入关节,使气血痹阻,引起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经络不通或痰浊瘀血。或劳逸外伤致使瘀血停滞、经脉不通,引起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屈身不利等症状。中医对此类病症的治法有许多种,如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清热、泻火等。但总的不外乎扶正与驱邪两大类。扶正法的主要作用是调整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自身抗病能力等。驱邪法则主要是指根据因感受风寒湿等外邪的偏盛和病症的差异而采取对症的或清热解毒、或祛风除湿散寒等治疗方法。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得中药,但是通过临床验证:除少数患者可治愈外,大多数患者仅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所以,研制一种有效的风湿骨病治疗药物以缓解患者的身心痛苦是非常必要的。

CN 102488765 A 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骨病和脑中风的中药,其包括将乌蛇、全虫、水蛭、乌梅、五加皮、地龙、透骨草等药物洗净晾干后浸泡于50-60度纯粮白酒中15天,但该中药存在中药中有效成分溶出少,高酒精度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有效性。CN 102920871 A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它是由制川乌、制草乌、制马钱子、红花、制乳香、制没药、元胡、泽兰、血竭、茯苓、甘草、杜仲、当归、怀牛膝、熟地等中药制成,申请人认为其具有健脾和胃,生化气血,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乳腺增生等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但该申请文件中缺少相应疾病的临床数据和药理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验证其对上述疾病的治疗有效性。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化学药物治标不治本,且容易产生抗生素耐受性,药物毒副作用大,而中药则存在疗效不确定,缺少相应药物制剂。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治风湿骨病而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的中药。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当归8-20 份、川芎5-15 份、白芍5-15 份、白花蛇3-10 份、杜仲 10-25 份、泽泻5-15 份、牛膝10-20 份、香附3-10 份、陈皮10-20 份、丹参5-15 份、没药8-20 份、熟地5-12 份、藏红花10-20 份、三七3-10 份、乌药5-15 份、石菖蒲3-10 份、鹿茸3-10 份、细辛5-12 份、枸杞子10-15 份、桔梗10-20 份、防风3-10 份、干姜5-15 份、牛蒡子5-15份、黄芪5-25份、庶虫10-2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献华,未经杨献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2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