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科装置及眼科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1764.0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7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梅川一昭;池上朋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3/103 | 分类号: | A61B3/103;A61B3/14;A61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迟军;李艳丽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获取被检眼的固有信息(例如,眼屈光力以及眼底图像)的眼科装置及眼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被配置为获取被检眼的固有信息的眼科装置,例如日本特许4545871号公报讨论了一种测量眼睛的屈光力的屈光计。该屈光计将标记光束投影到被检眼的眼底,并通过摄像单元经由环形光圈棱镜从眼底拍摄环形图像。屈光计基于摄像单元的输出经由作为预定参数的阈值,来获取环形图像的形状,并基于获取的形状计算眼屈光力值。为此,日本特许4545871号公报讨论了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以及斜方向上从中心扫描环形图像,以获取重心坐标的位置,基于所有方向上的重心坐标的位置,进行椭圆近似,并计算眼屈光力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减少获取固有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来降低对被检者施加的负荷的同时,获取被检眼的正确固有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眼科装置,所述眼科装置包括:投影单元,其被配置为将光束投影到被检眼;摄像光学系统,其被配置为在摄像面上形成由所述被检眼反射的光束的图像或者所述被检眼的图像;摄像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所述摄像面上;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被检眼的物理特性,确定关于用于获取关于所述被检眼的固有信息的所述摄像单元或者所述投影单元的参数;以及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利用所确定的参数,基于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的所述光束的图像或者所述被检眼的图像,来获取固有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眼科控制方法,所述眼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光束投影到被检眼;通过设置在摄像面上的摄像单元经由摄像光学系统,拍摄由所述被检眼的预定部位反射的光束的图像或者所述预定部位的图像;通过确定单元基于所述被检眼的物理特性,确定用于获取所述被检眼的固有信息的参数;以及基于所述摄像单元和所述确定单元的输出,获取所述固有信息。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例示了作为由眼底反射的图像的环形图像,图1B例示了日本人的环形图像的亮度分布的示例,图1C例示了欧美人的环形图像的亮度分布的示例。
图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屈光计的配置的概略图。
图3是主要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测量单元的光学系统的布置图。
图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对准棱镜光圈的透视图。
图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自动对准时的前眼部图像。
图6A例示了使用对准棱镜光圈将测量单元在前后方向上与被检眼对准的状态,图6B例示了测量单元距离被检眼太远的状态,图6C例示了测量单元距离被检眼太近的状态。
图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屈光计的系统的框图。
图8A例示了当检测虹膜亮度时的前眼部图像,图8B例示了日本人的前眼部图像的亮度分布的示例,图8C例示了欧美人的前眼部图像的亮度分布的示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基于摄像单元的输出,经由作为预定参数的阈值,来由环形图像的形状计算眼屈光力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眼底颜色引起的人种间眼底散射率的不同导致拍摄的环形图像的亮度分布不同。更具体地说,图1A例示了拍摄的环形图像1,图1B和图1C分别例示了当如箭头2所示扫描该环形图像1时的亮度分布。
图1B例示了普通日本人的亮度分布,图1C例示了普通欧美人的亮度分布。通常,与日本人相比,欧美人的眼底散射率更高,由此其亮度分布总体上高。此外,与日本人的亮度分布相比,在欧美人的亮度分布中,分布的中心比分布的端部更趋于分散,由此,有破坏环形图像的亮度分布的左右对称性的倾向。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假定日本人的TL是作为用于计算重心坐标的预定参数的阈值水平,则图1C中的重心坐标向环形图像的内侧偏移,使得无法计算正确的测量值。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基于被检眼的物理属性,确定与用于获取被检眼的固有信息的摄像单元或投影单元相关的参数。结果,能够通过减少获取固有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来降低对被检者施加的负荷的同时,获取正确的固有信息。
(屈光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原绵羊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停车场车轮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