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91648.9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8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莅;夏先知;刘月祥;凌永泰;赵瑾;张纪贵;高富堂;高平;谭扬;彭人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4/649;C08F4/658;C08F4/654;C08F4/65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烯烃 聚合 催化剂 组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该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包含该催化剂组分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以及该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大多是通过将卤化钛载于活性无水氯化镁上制得的。其中,用来制备活性氯化镁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将无水MgCl2与醇反应形成通式为MgCl2·mROH·nH2O的氯化镁-醇加合物,然后再用这种加合物负载卤化钛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此类醇合物可通过喷雾干燥、喷雾冷却、高压挤出或高速搅拌等方法制备。如:US4421674、US4469648、WO8707620、WO9311166、US5100849、US6020279、US4399054、EP0395383、US6127304和US6323152所公开的氯化镁醇合物。上述氯化镁醇合物载体的制备过程一般均需高温熔融后再进行低温冷却成型,过程耗能大,且所得醇合物载体还需进行脱醇处理,工艺较为复杂。
活化氯化镁载体也可以烷氧基镁为原料进行制备。例如,CN1033385A公开了一种齐格勒-纳塔型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是在过渡金属醇盐的存在下,使可溶性二烷基镁与过渡金属卤化物反应,再用液态烃沉淀出固体组分制得。其中采用的二烷氧基镁中的烷氧基为含有6-12个碳原子的线性烷氧基或5-12个碳原子的支链烷氧基,以便能形成溶于液态烃的醇镁溶液,然而这种烷氧基镁难以得到。
CN1177868C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前体的制备方法,该前体是在截断剂的存在下使烷氧基镁与烷氧基钛反应形成固体配合物而制成的。其中烷氧基镁是二乙氧基镁,烷氧基钛是四乙氧基钛。
CN101056894A公开了一种用于丙烯聚合的催化剂,它是通过将二烷氧基镁与卤化钛化合物或卤化硅烷化合物以及内部给电子体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其中二烷氧基镁的通式为Mg(OR)2,其中R为C1-C6的烷基,并由镁金属与醇反应制得。
US4727051公开了一种可用作烯烃聚合催化剂载体的化合物,其结构式为XnMg(OR)2-n,式中X为卤素,R为C1-C10的烷基,n值为0.2-1.9。所述的化合物是通过将式为MgX2的卤化镁与式为ROH的醇进行反应后,再与金属镁反应制得的。
CN1255436C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用卤化剂与通式为Mg(OR”)2的可溶性二烷氧基镁接触,该卤化剂能用一个卤素置换一个烷氧基,形成反应产物A,再用第一卤化/钛化剂与反应产物A接触,形成反应产物B,用第二卤化/钛化剂与反应产物B接触,形成催化剂成分。其中二烷氧基镁中R”为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取代烃基,并且该可溶性二烷氧基镁化合物是由通式为MgRR’的烷基镁和通式为R”OH的醇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其中烷基镁的R和R’是含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的醇为直链或支链醇,其中R”为含有4-20个碳原子的烷基。
CN101190953A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固体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通式为ClMg(OR)·n(ROH)的含镁配合物,在惰性烃存在下分别与给电子体化合物和四卤化钛反应制得。该含镁配合物由金属镁粉与醇反应制得,其中通式中R选自C1-C5的烷基,n为0.1-1.0。
上述烷氧基镁化合物大多采用镁粉或烷基镁为原料制备,与氯化镁相比,原料价格高昂,且制备工艺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