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生产长纤维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喷丝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1451.5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力;赵小龙;代攀;李锁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4 | 分类号: | D01D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生产 纤维 增强 中空 喷丝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净化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新型生产长纤维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喷丝板。
背景技术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现在MBR处理污水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污水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中空纤维膜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对膜丝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强度很多公司开发出了带衬膜,但带衬膜的成本比较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又有人提出了在中空纤维膜中插入纤维丝,达到降低成本并增加膜丝强度的效果。为了生产纤维丝增强中空纤维膜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喷丝板把纤维丝加进膜丝中,现在许多人都是在自支撑膜喷丝板的基础上从上面或侧面打孔把纤维丝加进膜丝中间。
现有技术都存在纤维丝定位困难,并且在纺丝中由于增加了纤维丝使得纺出来的膜丝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纤维丝和膜丝中间存在气泡、纤维丝靠近膜丝外壁或飘出膜丝、纤维丝张力不一造成的膜丝弯曲等现象。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将纤维丝很好的保持在膜丝中间并很好的成型和减少膜丝缺陷的新型生产长纤维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喷丝板。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生产长纤维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喷丝板,包括一上板,上板上设有用于在膜丝中加入纤维丝的纤维丝通道,用于芯液管插接的芯液管进口,上板的下部镶嵌有芯液针,芯液针与芯液管进口连通作为芯液的通道,所述上板的下方依次层状设置有一挡料板、一次成型板以及二次成型板,
其中,挡料板上设有与上板的纤维丝通道逐一对应的挡料孔,挡料孔的孔径小于纤维丝通道的孔径;
一次成型板包括一料腔,一次成型板的一侧设有与料腔连通的进料口,进料口用于连接纺丝泵给一次成型板的料腔供料;一次成型板的下部设有与料腔连通的喷口,喷口用于纤维丝的定位和膜丝的成型;
二次成型板的结构与前述的一次成型板结构相同,二次成型板的喷口直径大于一次成型板的喷口。
所述的纤维丝通道为倾斜设置。
所述的纤维丝通道对应的挡料孔为与纤维丝通道同轴倾斜设置。
所述的纤维丝通道的数量为2-4个。
所述的挡料孔的孔径为0.5mm。
所述的二次成型板喷口直径为一次成型板的喷口直径的2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取两次成型,当膜丝通过一次成型板时,由于纤维丝的进入可能带入的少量气泡会留在一次成型板中,并且能保证膜丝的表面重复被料液包裹,而当一次成型的膜丝进入二次成型板后,纤维丝已经和膜丝有了较好的结合,通过二次成型板后纤维丝就可以很好的保持在膜丝中间并很好的成型并减少膜丝的缺陷。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本发明的包括依次层状设置的一个上板、一块挡料板、一次成型板和二次成型板。其中上板1中包括:2-4个用于在膜丝中加入纤维丝的纤维丝通道7、一个用于芯液管插接的芯液管进口5和一个芯液管进口5连接的并镶嵌于上板1下部的芯液针6,芯液针6作为芯液的通道;挡料板2包括:和纤维丝通道7连通的挡料孔8,挡料孔8的个数和纤维丝通道7相同,并且挡料孔8的孔径比较小,一般在0.5mm左右,用于防止料液进入纤维丝通道7,造成纤维丝通道堵塞,挡料孔8与纤维丝通道7同轴并倾斜设置;一次成型板3包括:用于连接纺丝泵给一次成型板3的料腔供料的进料口9、与一次成型板的料腔连通的喷口11,喷口11的作用是给纤维丝定位,确定纤维丝在膜丝中的位置,以及确定一次成型膜丝的大小;二次成型板4包括:用于连接纺丝泵给二次成型板4的料腔供料的进料口10、与二次成型板的料腔连通的喷口12,喷口12用于膜丝的最终定型。
本发明中一次成型板3的喷口11要比二次成型板4的喷口12要小得多,一般喷口11的大小是喷口12的1/2左右,这样膜丝最终成型后,纤维丝基本在膜丝的中间部分。
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