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热管理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1450.0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邹忠月;郝永辉;李文斌;曹秉刚;陈辉;王丹;王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7 | 分类号: | 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H01M2/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2)、极性转换开关(3)、电池模块(6)、半导体制冷片(8)、热管(9)、散热翅片(10)和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贴于电池模块(6)上,热管(9)连接半导体制冷片(8)与散热翅片(10),电池管理系统(2)与温度传感器(11)相连接,电池管理系统(2)与极性转换开关(3)相连接,极性转换开关(3)与半导体制冷片(8)相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池管理系统(2)根据温度传感器(11)的检测结果,控制极性转换开关(3)的开关,以及极性转换开关(3)的正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导热片(7),所述导热片(7)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8)和电池模块(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将电池模块和散热翅片(10)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散热口(1),所述散热口(1)内设置有安装有制冷单元,制冷单元为风冷单元或者液冷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7)是由导热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是由隔热材料制成。
7.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热管理方法,包括电池管理系统(2)、极性转换开关(3)、电池模块(6)、半导体制冷片(8)和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贴于电池模块(6)上,其特征在于:电池管理系统(2)接收温度传感器(11)的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极性转换开关(3)的开关,以及极性转换开关(3)的正负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电池模块(6)的温度超过设定的高温阈值TH时,电池管理系统(2)控制极性转换开关(3)输出端电压,使半导体制冷片(8)正接,此时半导体制冷片(8)与导热片(7)贴合的一端制冷,从而降低电池模块(6)的温度,半导体制冷片(8)与热管(9)贴合的一端制热,产生的热量经热管(9)传递给散热翅片(10),散热翅片(10)将热量经散热口(1)传递到电池箱体(4)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电池模块(6)的温度低于设定的低温阈值TL时,电池管理系统(2)控制极性转换开关(3)输出端电压,使半导体制冷片(8)反接,此时半导体制冷片(8)与导热片(7)贴合的一端制热,从而升高电池模块(6)的温度,半导体制冷片(8)与热管(9)贴合的一端制冷,经热管(9)与散热翅片(10)进行热交换,散热翅片(10)经散热口(1)与电池箱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电池模块(6)的温度处于温度阈值T0时,电池管理系统(2)控制极性转换开关(3)断开,半导体制冷片(8)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4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