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干米茶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0890.4 | 申请日: | 2013-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祥兴利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冻干米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休闲食品制作方法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冻干休闲食品制作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米茶是湖北省钟祥市特有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主要为夏天食用,制作也很简单,先将大米放在敞开的锅里采用中火干炒,炒至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清水淘洗后滤去水份,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自然冷却即成。米茶水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不淡,略涩不苦,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为夏季防暑降温之佳品,气候愈热,食之愈爽。在湖北钟祥的农村,人们一般在头天晚上煮制好米茶后,盛入陶罐中,第二天食用,隔夜米茶,味略酸甜,更能增进食欲,生津止渴,别有一番风味。虽然米茶的制作较简单,但是,在炒制时,火候和温度控制不当,炒制出来的米就会变糊,采用变糊的米进行煮制而成的米茶味道苦涩,而且米茶水色也发暗黑,不宜食用,目前,采用民间普通方法炒制的米茶,炒制过程中,米里所含的淀粉及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分解,变成了活性炭,完全失去了米的全部营养价值,另外炒制过程也需要时间,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速食食品得到了不断普及,唯独米茶这一独特小吃没有实现速食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食用口感好,具有消暑、解渴的功效,促进消化,环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质期长,最大程度保留米的营养价值,且可即冲即食,食用十分方便的冻干米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冻干米茶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方法如下: a、炒制:选用优质糙米为原材料,将糙米放在锅里干炒,炒制糙米发黄带焦时起锅,即为米茶; b、茶叶水制备:按每1000毫升沸水加入2克茶叶的比例制备茶叶水; c、浸泡、沥水:按每1㎏米茶加入1000毫升茶叶水的比例,将上述炒制好的米茶放入上述制备好的茶叶水内浸泡1—1.5小时,浸泡时水温控制在25—40℃,浸泡完成后沥干水; d、蒸制:将浸泡后沥干水的米茶放在蒸锅内进行蒸制,蒸锅内的压力控制在0.05-0.08MPa,温度控制在108—115℃,蒸制20—30分钟即可出锅,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e、铺盘、急冻:将上述经蒸制好的米茶均匀的铺在料盘中,再将铺盘好的米茶送入温度为-35~-40℃急冻库内进行急冻3~4小时,使得物料中心温度达到-25~-30℃; f、真空冷冻干燥:将急冻好的米茶送入真空干燥系统的密闭容器中,在-30~-40℃冷冻条件下,在40~60Pa的真空度条件下加热干燥12—15小时,并且使产品最终温度不能超过70℃,因升华而脱水干燥成为成品;所述加热干燥时真空干燥系统设备内加热板的温度变化依次如下:开始时加热板温度为30—35℃;经 2—2.5小时,加热板温度升为90—95℃,接着恒温0.4—0.6小时,再经 1—1.5小时,加热板温度降为88—93℃,接着恒温0.4—0.6小时,再经2—2.5小时,加热板温度降为80—85℃,接着恒温0.4—0.6小时,再经1—1.5小时,加热板温度升为85—90℃,接着恒温0.4—0.6小时,再经1.5—2小时,加热板温度降为55—60℃,最后恒温2—2.5小时结束; g、金属检测:将产品过金属检测仪(灵敏度铁:1.0mm,非铁:1.2mm)检测; h、先用食品卫生级的双层塑料袋装入产品,然后封口。
所述加热干燥时真空干燥系统设备内加热板的最佳温度变化依次如下:开始时加热板温度为32℃;经2.3小时,加热板温度升为92℃,接着恒温0.5小时,再经1.2小时,加热板温度降为90℃,接着恒温0.5小时,再经2.2小时,加热板温度降为82℃,接着恒温0.5小时,再经1.3小时,加热板温度升为88℃,接着恒温0.5小时,再经2.2小时,加热板温度降为58℃,最后恒温2.2小时结束。
所述在炒制过程中,将糙米放在密闭的微负压环境的锅里干炒,锅内的压力控制在60—80Pa,锅内的温度控制在80—90℃,炒制35—40分钟待糙米发黄带焦时起锅,即为米茶;
所述茶叶水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茶叶为湖北海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祥兴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钟祥兴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0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草杨梅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