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沥青改性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90822.8 | 申请日: | 2013-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伴诚远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75/04;C08L89/00;C08K13/02;C08K3/34;C08K5/42;C08K5/09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沥青 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沥青改性剂,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由于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现有的石油沥青已经不适应路面环境的变化,因此人们研制出改性道路沥青,这种改性沥青性能较好,但是价格较高,不适宜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沥青改性剂,原料成本低、路面质量好、应用范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沥青改性剂,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纳米氧化硅1.2-3.5份、琥珀酸二烷基酸磺酸镁2.5-3.7份、硅酸镁1.5-2.3份、聚氨酯2.5-4份、乳酸钠0.5-1.6份、大豆分离蛋白0.5-1.8份、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0.5-0.8份和丁基萘磺酸钠0.5-1.7份。
优化的,上述改进的沥青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氧化硅2.5份、琥珀酸二烷基酸磺酸镁3.2份、硅酸镁1.7份、聚氨酯3.3份、乳酸钠1.2份、大豆分离蛋白0.7份、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0.6份和丁基萘磺酸钠1.2份。
本发明与现有的改性剂相比,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添加琥珀酸二烷基酸磺酸镁、硅酸镁和大豆分离蛋白,添加后在胶结料内部形成润滑高分子链状结构,较大幅度地降低混合料的拌和与碾合温度,节约能源消耗;压实性能好,减少碾压次数;路面质量好,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损害能力和抗老化能力等;烟雾和气体排放量少,非常环保;应用范围广,原料成本低,可以使用在隧道路面、钢桥面摊铺、重载道路或机场跑道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为一种改进的沥青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氧化硅2.5份、琥珀酸二烷基酸磺酸镁3.2份、硅酸镁1.7份、聚氨酯3.3份、乳酸钠1.2份、大豆分离蛋白0.7份、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0.6份和丁基萘磺酸钠1.2份。
实施例2
本发明为一种改进的沥青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氧化硅1.2份、琥珀酸二烷基酸磺酸镁2.5份、硅酸镁1.5份、聚氨酯2.5份、乳酸钠0.5份、大豆分离蛋白0.5份、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0.5份和丁基萘磺酸钠0.5份。
实施例3
本发明为一种改进的沥青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氧化硅3.5份、琥珀酸二烷基酸磺酸镁3.7份、硅酸镁2.3份、聚氨酯4份、乳酸钠1.6份、大豆分离蛋白1.8份、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0.8份和丁基萘磺酸钠1.7份。
本发明与现有的改性剂相比,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添加琥珀酸二烷基酸磺酸镁、硅酸镁和大豆分离蛋白,添加后在胶结料内部形成润滑高分子链状结构,较大幅度地降低混合料的拌和与碾合温度,节约能源消耗;压实性能好,减少碾压次数;路面质量好,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损害能力和抗老化能力等;烟雾和气体排放量少,非常环保;应用范围广,原料成本低,可以使用在隧道路面、钢桥面摊铺、重载道路或机场跑道等。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伴诚远塑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伴诚远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08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墙环保防水涂料
 - 下一篇:一种纳米改性复合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