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90752.6 申请日: 2013-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3520497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2
发明(设计)人: 燕鹏 申请(专利权)人: 杨献华
主分类号: A61K36/898 分类号: A61K36/898;A61K36/90;A61P19/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017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痛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各国的发病率不同,亚洲近10 年发病率逐渐上升。国外资料表明,成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达5%,痛风的患病率达0.13%—0.37%。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有很大改变,朝向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变化。进入21 世纪,痛风病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人类第二大代谢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性病变。此病一般多发于有家族史30 岁以上男性,临床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夜间及临晨突发,受累关节及拇趾;还可引发肾结石及肾病,由肾尿酸结石阻塞泌尿系统引起肾绞痛和血尿,多数患者有肾性高血压及蛋白尿,少数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痛风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面临的新的急待控制的疾病之一。

痛风一般间歇性发作,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拇趾关节、踝关节及指关节等部位红肿,且伴随有针刺、刀割般的锐性疼痛,多数患者还会伴发高烧。一般病程超过5 年的患者就会出现痛风结石,痛风结石可导致关节严重变形,使患者无法正常行走,甚至无法握取笔、书、筷子等日常物品,痛风石治疗不及时的话会自行破溃,伤口经年不愈,并最终会因感染而迫使患者截肢致残。部分患者还会因痛风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尤其是病程超过十年以上的痛风性肾病患者,如果对病情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引发肾绞痛、血尿肾直至引发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最终,有的患者不得不依靠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在治疗学上,抗痛风药主要针对痛风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可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或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抗痛风作用。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采用非水杨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慢性痛风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血中尿酸含量,常用丙磺舒和别嘌醇等。然而,这些药物均因疗效有限、不良反应较大而临床应用受限。因此,临床上尚无理想的痛风治疗药物。

痛风性关节炎( gouty arthritis, GA) 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致血尿酸浓度增高,从而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骨关节病。尿酸钠( monsodium urate ,MSU) 晶体被证实为GA 的非微生物性病原体, 其诱导的免疫性炎症在GA 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急性GA 发作主要由滑膜炎性细胞浸润、尿酸沉积、组织局部坏死,早期尿酸盐结晶从沉着的滑膜上脱落进入滑液中,滑液中的蛋白质立即吸附于结晶表面,并为滑膜细胞、多核白细胞、单核白细胞、巨噬细胞所吞噬,滑膜表面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所致。在治疗学上,目前治疗药物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等均因疗效有限或不良反应较重而临床应用受限。因此,继续探索治疗急性GA 的高效低毒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寻找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中药制剂,专利号200610037537.0、200910220525.5、200810300845.7 等均公布了各自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这些方法制作的药物对缓解症状均有一定作用,但最后疗效均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疗程速度和疾病根治方面,很多患者不久又会复发。

纵观世界新药的研究方向,8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开发单一的化学药物及其制剂,8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生物技术和天然植物药物,药物研究方向趋于多样性。结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理论,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发,经过对中药成分进行筛选提取和/或配伍制得的制剂,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化学合成药不能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痛风化学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大,痛风治疗效果难以持续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好,副作用小,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山慈姑10-50份,羌活10-20份,当归5-20份,土茯苓5-15份,生地 5-10份,金钱草5-15份,金银花5-15份,威灵仙 1-10份,枸杞5-15份,牛膝 9-15份,川芎9-15份,白芷5-15份,葛根0.2-9份,白芍5.5-15份,女贞子6-9份,甘草10-15份。

山慈姑是中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药用具有有益气补脾,滋补;助消化,强精,长肌肉,止泻,祛痰之效。主治脾肾虚弱,泄泻,消渴,糖尿病,诸虚症,精不足,遗精,健忘,目眩,腰痛,带下,小便频。食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及增进免疫机能等多项生理功能。羌活为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 于独活项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献华,未经杨献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0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