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泵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0018.X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韦成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双铠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6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泵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叶轮可拆分的离心泵。
背景技术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生产排渣、排矿、挖砂的离心泵(通常称矿浆泵或渣浆泵),其叶轮一般采用半开式和封闭式二种结构形式,无论采用哪种结构,在制造时都是将叶轮的叶片和前盖板、后盖板做成一体;离心泵在输送固体、液体混合的流体时,离心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中的叶轮的叶片会被快速磨损,影响离心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严重时会使叶轮损坏,造成离心泵停机;人们为提高叶轮的耐磨性能,往往将离心泵的叶轮用一些耐磨材料制造,或在叶轮的表面镶嵌一些较硬的材料,但由于前面所述叶轮的前后盖板和叶片都是做成一体的原因,对于一些尺寸较小的叶轮则根本没有空间进行镶嵌,因此,对无法单独提高叶片材料的耐磨性的叶轮,只能提高整个叶轮材料的耐磨性,这样就必然导致叶轮的制造成本较高;此外,如果离心泵使用一段时间后叶轮的部分叶片磨损,更换时需将整个叶轮全部更换,这样也将造成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泵,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叶轮的叶片与前盖板和后盖板不能拆分,导致叶轮使用寿命短、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离心泵,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由叶片、前盖板和后盖板构成;所述叶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前盖板、后盖板连接。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它们与所述叶片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叶片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叶片与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前盖板、后盖板由硬度大于等于HRC50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前盖板、后盖板由陶瓷材料或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叶片由硬度大于等于HRC50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叶片表面镶嵌有陶瓷材料或硬质合金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离心泵叶轮部件的所有部位都能实现耐磨防腐强化处理,提高离心泵叶轮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可提高3~5倍以上。
2、可以根据不同工况条件,将离心泵叶轮的叶片、盖板选用不同耐磨防腐材料,节约叶轮整体造价。
3、维修叶轮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节约离心泵维修成本。
4、叶轮各部件固定方式多样化,组装方便快捷。
5、将复杂的整体铸造与加工简化为单一零件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心泵叶轮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离心泵叶轮的仰视图。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沿图3中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的离心泵,包括叶轮,叶轮由叶片1、前盖板2和后盖板3构成;叶片1通过螺栓4、螺母5与前盖板2、后盖板3连接。
前盖板2、后盖板3与叶片1的连接面均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叶片1的安装槽。
安装槽的底面设有若干通孔,叶片1设有与安装槽通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在前盖板2、后盖板3的背面均设有与安装槽通孔同轴的沉头螺钉孔,螺栓4依次穿过后盖板3、叶片1和前盖板2,最后通过螺母5紧固成叶轮,如图4所示。
前盖板2、后盖板3由硬度大于等于HRC50的耐磨材料制成,耐磨材料为陶瓷材料;叶片1由硬度大于等于HRC50的耐磨材料制成,耐磨材料为陶瓷材料。
实施例二:
如图1~图4所示的离心泵,叶轮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前盖板2、后盖板3由硬度大于等于HRC50的耐磨材料制成,耐磨材料为陶瓷材料;叶片1的表面镶嵌硬度大于等于HRC50的耐磨材料制成,耐磨材料为陶瓷材料。
实施例三:
如图1~图4所示的离心泵,叶轮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前盖板2、后盖板3由硬度大于等于HRC50的耐磨材料制成,耐磨材料为陶瓷材料;叶片1的表面镶嵌硬度大于等于HRC50的耐磨材料制成,耐磨材料为硬质合金材料。
实施例四:
如图1~图3所示的离心泵,包括叶轮,叶轮由叶片1、前盖板2和后盖板3构成;叶片1通过螺母6与前盖板2、后盖板3连接。
前盖板2、后盖板3与叶片1的连接面分别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叶片1的安装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双铠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双铠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0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线接入技术(RAT)间移动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网络通信系统和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