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蛹多肽日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9805.2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邱斌;陶海腾;刘玮;杜芳岭;陈相艳;刘丽娜;徐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6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蛹 多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蚕蛹多肽日霜,还涉及蚕蛹多肽日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蚕蛹(silkworm pupa),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蛹,是丝绸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我国是丝绸工业大国,每年仅缫丝厂下脚料就有几十万吨,蚕蛹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缺乏深加工技术,大部分蚕蛹都作为饲料或肥料使用,甚至被直接丢弃,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研究已证实,蚕蛹蛋白及其酶解产物蚕蛹活性多肽,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且氨基酸组成合理,用于作为化妆品辅料,其效果丝毫不逊于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肽,且没有胶原蛋白肽易携带病原的缺点,如果能将其应用于化妆品生产中,必能提高蚕蛹的附加值,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相关方面的技术或产品,还未进入大家的视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蚕蛹多肽在化妆品、护肤品中应用的空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蚕蛹多肽日霜。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蚕蛹多肽日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蚕蛹多肽日霜,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蚕蛹蛋白或蚕蛹蛋白多肽10-25份,
接骨木花提取物1-6份,
花生红衣提取物 1-6份,
葡萄皮提取物 1-6份,
米糠油 1-2 份,
保湿剂 1-4份,
氮酮 1-3份,
谷胱甘肽 0.1-0.5份。
所述的蚕蛹多肽日霜,优选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蚕蛹蛋白或蚕蛹蛋白多肽12-22份,
接骨木花提取物2-5份,
花生红衣提取物 2-5份,
葡萄皮提取物2-5份,
米糠油1-2 份,
氮酮 1-2份,
谷胱甘肽 0.1-0.3份,
保湿剂 1-3份。
所述的蚕蛹多肽日霜,优选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蚕蛹蛋白或蚕蛹蛋白多肽15份,
接骨木花提取物4份,
花生红衣提取物 4份,
葡萄皮提取物 4份,
米糠油2 份,
保湿剂 1份,
氮酮 1份,
谷胱甘肽 0.2份。
所述的蚕蛹多肽日霜,优选还含有
防腐剂0.05-0.1份,
稳定剂1-3份,
柠檬香精 1-2份 ,
生理盐水20-60份。
所述接骨木花提取物、花生红衣提取物和葡萄皮提取物为醇提取物。
所述的保湿剂优选为甘油、透明质酸、海藻多糖和聚氨基葡聚糖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防腐剂优选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异丙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稳定剂优选为聚乙二醇、十六十八醇、汉生胶、硫酸甘露聚糖、鲸蜡硬脂酸醇和鲸蜡硬脂酸基葡糖苷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蚕蛹蛋白多肽优选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1)配制蚕蛹蛋白水溶液,加入木瓜蛋白酶酶解,加酶量8000-60000IU/g蚕蛹蛋白,酶解结束后灭酶得到酶解液;
(2)调节酶解液pH至8.0~11.0,加入Esperase蛋白酶,加酶量0.075-0.225KNPU/g蚕蛹蛋白,酶解;
(3)步骤(2)的产物灭酶后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过超微滤膜,收集分子量为3000Da以下的滤液;
(4)滤液经脱色、脱盐、浓缩、干燥,得蚕蛹蛋白多肽。
优选步骤(1)中木瓜蛋白酶加酶量20000IU/g蚕蛹蛋白,步骤(2)中Esperase蛋白酶加酶量0.15KNPU/g蚕蛹蛋白。
优选步骤(1)中酶解温度45~60℃,pH值6.5~8.0,酶解时间2~4h;步骤(2)中酶解温度45℃~60℃,时间2~4h。
所述的蚕蛹多肽日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氮酮、谷胱甘肽、保湿剂、防腐剂、稳定剂加入容器内搅拌加温至70-90℃,保温备用;
(2)将上述混合物水置于真空均质乳化机中,控制均质乳化机的速度为2500-2800γ/ min;温度为60-80 ℃,持续时间30-45分钟,待均质冷却至35-40℃ ,加入蚕蛹蛋白或蚕蛹蛋白多肽、接骨木花提取物、花生红衣提取物、葡萄皮提取物、米糠油和柠檬香精,保持温度为35℃ ,继续搅拌10-20分钟, 待冷却后装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丁苯胶乳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套箱可再生有机溶剂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