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淮山套种白菜、苦瓜高效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89765.1 申请日: 2013-10-18
公开(公告)号: CN103563626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2
发明(设计)人: 杨树东 申请(专利权)人: 杨树东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吴彦峰
地址: 537505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套种 白菜 苦瓜 高效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淮山套种白菜、苦瓜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淮山是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人工栽培可以当年栽种当年收获,块茎供食用和药用,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沼液是人们广为熟知的一种速效性与长效性兼备的生物有机肥料,不仅能完全取代化肥,还是生产有机食品的最佳肥料,可作为蔬菜的有机营养品,其稀释液可针对时期不同增减其浓度。

由于淮山的前期生长缓慢,在前期套种蔬菜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最佳选择,而淮山、白菜与苦瓜净种或者窄距套种常造成植株间隐蔽严重,株型间湿度过大,易诱发晚疫病并发生危害,为充分利用土地和温光资源并增加收入,为克服淮山、白菜和苦瓜净种或者窄距套种栽培模式带来的缺点,本发明栽培方法可有效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增强淮山植株对晚疫病的抵抗力,降低病毒侵染机会,提高淮山、白菜及苦瓜的稳定持续高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淮山套种白菜、苦瓜高效栽培方法,改善各自净种时低产、抗病能力低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淮山套种白菜、苦瓜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整地搭架:按行距1.2m、沟宽0.3~0.5m、沟深1.0m以上开挖植沟,施入基肥:每亩腐熟农家肥500~700kg,含C、P、K各15%的三元复合肥50~70kg,与沟土混合回填备用,同时搭好支架。在淮山种植沟间起畦宽0.8~1.0m用于种植白菜和苦瓜;

b)播种育苗及移栽:白菜播种后采用地膜覆盖育秧苗,1~1.5个月后按株行距20cmx20cm移栽,苦瓜播种采用营养杯育苗,1~1.5个月后按株行距40cmx120cm单行移栽至白菜畦上,淮山播种时株距25~30cm;

c)种植后田间管理

白菜:移栽定植扎根后按1:10的兑水比例淋施沼液稀释液,间隔5d施1次,浓度逐次加大,共施4次;

苦瓜:移栽时用硫酸钾复合肥450kg 作基肥,穴施覆土盖肥;收获白菜后第一次追肥,按1:10的对水比例淋施沼液稀释液,间隔5d施1次,浓度逐次加大,共追肥3次;

淮山:苗长30cm时除去弱苗,每穴留1~2株粗壮苗。当淮山藤蔓长到篱笆顶时,将顶芽摘除;施足基肥后进行4次追肥;

作为本发明的最优方案,1~2月整地,2月中旬播白菜种,3月初播苦瓜种,4月下旬播淮山种。

作为本发明的最优方案,所述步骤c)淮山的4次追肥:幼苗条长至20cm高时进行第1次追肥,按1:5对水稀释沼气液肥淋施;6月下旬进行第2次追肥促幼苗生长,按1:2对水稀释沼气液肥淋施;8月中旬结合培土进行第3次追肥,用农家肥加花生麸;9月上旬进行第4次追肥,施三元复合肥。

作为本发明的最优方案,在收获苦瓜后重新开通畦沟,疏通四边。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充分利用土地和温光资源,能克服淮山、白菜和苦瓜净种或者窄距套种栽培模式带来的缺点,可有效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增强淮山植株对晚疫病的抵抗力,降低病毒侵染机会,提高淮山、白菜及苦瓜的稳定持续高产,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淮山套种白菜、苦瓜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整地搭架:按行距1.2m、沟宽0.3~0.5m、沟深1.0m以上开挖植沟,施入基肥:每亩腐熟农家肥500~700kg、含C、P、K各15%的三元复合肥50~70kg,与沟土混合回填备用,同时搭好支架。在淮山种植沟间起畦宽0.8~1.0m用于种植白菜和苦瓜;

b)播种育苗及移栽:白菜播种后采用地膜覆盖育秧苗,1~1.5个月后按株行距20cmx20cm移栽,苦瓜播种采用营养杯育苗,1~1.5个月后按株行距40cmx120cm单行移栽至白菜畦上,淮山播种时株距25~30cm;

c)种植后田间管理

白菜:移栽定植扎根后按1:10的对水比例淋施沼液稀释液,间隔5d施1次,浓度逐次加大,共施4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树东,未经杨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