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度退化亚高山平坝草甸恢复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9325.6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道理刚;郑群英;肖冰雪;泽让东周;张洪轩;陈莉敏;杨满业;泽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度 退化 高山 草甸 恢复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业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度退化亚高山平坝草甸恢复技术。
背景技术
亚高山草甸是高寒草甸的一种类型。高寒草甸是草甸中适应高寒生境的类型,以耐寒冷、密丛短根茎地下芽嵩草以及苔草、禾草、杂类草为建群植物的草甸群落。分布以我国西部高山及青藏高原东部最广,秦岭、小五台山和滇西北山地也有存在。因种类组成繁多,所以生长茂密,覆盖度较大。其中最典型的是蒿草草甸,建群种类达10余种,分布海拔为4000-5000m;由杂类草为优势的高寒草甸,分布海拔稍低,并有华丽的外貌。高寒草甸在青藏高原上与高寒灌丛构成了高原地带性植被之一,而在其它高山则为山地垂直带类型,所以有人把高山上的这类草甸又分别称为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
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家畜或其他原因导致草甸的产草量与植被覆盖度降低,草群中优良牧草比例或种类减少,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土壤条件趋于恶化,造成草甸退化。草甸退化按划分为4个等级,即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表所示:
草甸退化会造成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土壤条件趋于恶化,如何使退化的草甸恢复到原状是草业科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对于如何退化草甸的恢复没有一个有效的措施,大都是在退化草甸内施加一些肥料,促进牧草的生长,但这种方式对于轻度退化的草甸而言,效果较好,但是对于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草甸而言,其效果不明显,如果草甸退化不得到有效抑制和恢复,长时间之后草甸就会退化成沙漠,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将重度退化草甸恢复原状的重度退化亚高山平坝草甸恢复技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重度退化亚高山平坝草甸恢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退化的草甸进行围栏封育,围栏封育的时间至少为五年,在围栏封育期间内禁止放牧;在牧草返青后,在退化的草甸内补播草种并施加肥料,在退化的草甸内播种以下草种:老芒麦、披碱草、早熟禾、紫羊茅,其各个草种的播种量如下所述:老芒麦1.8~2.2公斤/亩、披碱草1.8~2.2公斤/亩、早熟禾1.0~1.4公斤/亩、紫羊茅1.0~1.4公斤/亩。
进一步的是,补播草种的播种量如下所述:老芒麦2公斤/亩、披碱草2公斤/亩、早熟禾1.2公斤/亩、紫羊茅1.2公斤/亩。
进一步的是,补播草种的播种深度如下所述:老芒麦的播种深度为2cm,披碱草的播种深度为2cm,早熟禾的播种深度为1~2cm,紫羊茅的播种深度为1~2cm。
进一步的是,补播草种的播种方式为机械条播。
进一步的是,在牧草返青后,采用低残留的选择性除草剂进行除杂处理。
进一步的是,所采用的低残留的选择性除草剂为2,4-D丁酯。
进一步的是,在退化的草甸内施加的肥料为尿素。
进一步的是,在退化的草甸内施加的尿素使用量为12公斤/亩。
进一步的是,在补播草种之前,将草种与肥料混合后再播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重度退化亚高山平坝草甸恢复技术首先对退化的草甸进行围栏封育,围栏封育的时间至少为五年,在围栏封育期间内禁止放牧;在牧草返青后,在退化的草甸内补播草种并施加肥料,在退化的草甸内播种以下草种:老芒麦、披碱草、早熟禾、紫羊茅,其各个草种的播种量如下所述:老芒麦1.8~2.2公斤/亩、披碱草1.8~2.2公斤/亩、早熟禾1.0~1.4公斤/亩、紫羊茅1.0~1.4公斤/亩,由于老芒麦、披碱草、早熟禾、紫羊茅为适合青藏高原高寒区生长的本土育成优良牧草品种,并通过对其播种量的优化选择,一般只需五年即可使重度退化的草甸恢复大部分,从第六年开始就可以在冬季土壤结冻后适度放牧牲畜,等再过两年后重度退化的草甸就可以完全恢复,然后按照草畜平衡制度进行正常放牧利用,整个恢复周期较短,可以有效避免土壤条件趋于恶化,对防止土地沙漠化有很大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