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缸压缩式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9266.2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7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杨春雷;蒋宇鸿;沈桓宇;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126 | 分类号: | E21B33/126;E21B33/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钱成岑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式封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隔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开发用的双缸压缩式封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深井、大位移水平井和多分支井越来越多,对包括封隔器在内的井下工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所用的液压封隔器由于胶筒较长,封隔器坐封后,胶筒肩部突出严重,造成胶筒肩部因应力集中而破裂, 所以胶筒密封压力较低,使用寿命不高,封隔器的封隔效果不好。
封隔器坐封后,由于封隔器受力复杂,易造成封隔器胶筒发生蠕动,使封隔器失去密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作用力大、封隔效果好的双缸压缩式封隔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端部铜环能够有效的防止上、下胶筒肩部突出,使上、下胶筒对套管密封压力均匀,在中心管外表面设置锯齿形结构来防止上、下胶筒在轴向方向上的蠕动,上、下胶筒和胶筒骨架硫化在一起,防止上、下胶筒在封隔器坐封和密封过程中被破坏,在封隔器解封过程中增加上、下胶筒的弹性恢复力。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缸压缩式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从上至下依次在中心管上套装上接头、上液缸、上启动器、上活塞、上推进环、上移动环、上压环、上胶筒、隔环、下胶筒、下压环、下移动环、下推进环、下活塞、下启动器、下液缸和下接头,上接头与中心管顶端螺纹连接,上液缸上端与上接头螺纹连接,上启动器和上活塞位于上液缸的空腔室中,且上启动器通过上坐封剪钉与中心管连接,上推进环上端插入上液缸内壁与上活塞之间将空腔室密封,中心管上开设与上液缸空腔室相通的第一进液孔,该进液孔位于上坐封剪钉上方,上液缸上开设与上液缸空腔室相通的第二进液孔,该进液孔位于上启动器下方,下接头与中心管底端螺纹连接,下液缸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下启动器和下活塞位于下液缸的空腔室中,且下启动器通过下坐封剪钉与中心管连接,下推进环下端插入下液缸内壁与下活塞之间将空腔室密封,中心管上开设与下液缸空腔室相通的第三进液孔,该进液孔位于下坐封剪钉下方,下液缸上开设与下液缸空腔室相通的第四进液孔,该进液孔位于下启动器上方,上胶筒和下胶筒的两端均各自依次设置端部铜环和弹性钢环,端部铜环包覆上、下胶筒的端部,弹性钢环外端紧压端部铜环。
弹性钢环的作用是缓冲封隔器坐封时的瞬间冲击力和降低端部铜环的应力集中,端部铜环的作用是防止封隔器上、下胶筒肩部突出,提高封隔器在井下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上液缸和下液缸与中心管之间均设有O型密封圈,上启动器与上液缸、中心管之间分别设有O型密封圈,上推进环与上液缸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下启动器与下液缸、中心管之间分别设有O型密封圈,下推进环与下液缸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中心管与上胶筒和下胶筒配合的表面均设有锯齿形结构。
这种结构可有效防止上、下胶筒在轴向方向的蠕动,避免封隔器失去密封作用。
进一步,所述上胶筒和下胶筒中均硫化有胶筒骨架。
这种结构有利于防止上、下胶筒在封隔器坐封和密封过程中被破坏,并且在封隔器解封过程中增加上、下胶筒的弹性恢复力。
进一步,所述胶筒骨架表面设有锯齿形结构,并开设有孔槽。
这种结构有利于上、下胶筒与胶筒骨架能更好的粘合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封隔器封隔效果好,能够有效的防止上、下胶筒肩部突出,使封隔器的密封压力得到提高。通过中心管上设置的锯齿形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上、下胶筒工作过程的蠕动。
2.通过设置端部铜环和弹性钢环缓冲封隔器坐封过程中的瞬间冲击力,防止封隔器坐封过程中瞬间冲击力对封隔器零部件的破坏,能够使封隔器上、下胶筒对套管的密封压力更均匀,延长封隔器使用寿命。
3.并且设计胶筒骨架与上、下胶筒硫化到一起,并在胶筒骨架上设置有锯齿形结构,能够保护上、下胶筒在封隔器坐封和密封过程中不被破坏,在封隔器解封过程中增加上、下胶筒的弹性恢复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上半部分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下半部分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上胶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胶筒的右视图;
图6是胶筒骨架的主剖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调车作业钩计划编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平井倒扣工艺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