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88843.6 申请日: 2013-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3520385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2
发明(设计)人: 杨震;姜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 杨震
主分类号: A61K36/85 分类号: A61K36/85;A61K9/20;A61K9/48;A61P29/00;A61P19/04
代理公司: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王希刚
地址: 266599 山东省青岛市黄***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风寒 肩周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肩周炎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人在探讨其病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来改变其预后不良的状况。肩周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它的发病机理是多方面的,到目前为止肩周炎的病因还没有完全被阐明。

对于肩周炎所引起的疼痛所使用的西药中,或是消炎效果好但不止痛,或是止痛却不消炎。而且西药容易产生难以避免的副作用,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现有抗体内外炎痛药物,多采用口服或注射全身性用药,使整体药浓度达到一个有效水平,才能在发病部位达到消炎的目的,这样造成了给药量的加大和浪费,也同时带来肝脏分解、肾脏排泄、肠胃刺激,增加代谢等负担,产生副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肩周炎的成因,大多由于水湿外侵、复感风邪,或外感风邪,兼以挟湿,以致发病,或筋络拘急,或麻木不仁等症,且往往迁延日久,形成慢性疾患。肩周炎的发病机理有内外二因。内因主要有禀赋不足,卫气不足,或劳累过度,正气损伤。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外因主要有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机体,搏于气血,不得宣通。因此本病虚实互见,错综复杂,形成恶性循环,其痛彻骨,迁延难愈。中医学将本病分型为风寒湿型、瘀滞型及气血虚型三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1、风寒湿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淡,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2、瘀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3、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少苔或舌苔白,脉细弱或沉。风寒湿型多由风寒湿侵袭肩关节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祛风散寒,利湿通络,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材包括:见血飞,豆豉姜,尖尾风,虫牙药,黑乳菇,大叶醉鱼草,吹风藤,山牛蒡,牛尾独活,老鹳草,芦子藤,白桂木根,阿利藤和山木通。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见血飞15~25份,豆豉姜25~35份,尖尾风25~35份,虫牙药5~15份,黑乳菇10~20份,大叶醉鱼草5~15份,吹风藤10~20份,山牛蒡10~20份,牛尾独活15~25份,老鹳草20~30份,芦子藤20~30份,白桂木根10~20份,阿利藤10~20份和山木通10~20份。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见血飞15~20份,豆豉姜25~30份,尖尾风25~30份,虫牙药5~10份,黑乳菇10~15份,大叶醉鱼草5~10份,吹风藤10~15份,山牛蒡10~15份,牛尾独活15~20份,老鹳草25~30份,芦子藤20~25份,白桂木根15~20份,阿利藤10~15份和山木通10~15份。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见血飞16份,豆豉姜29份,尖尾风25份,虫牙药6份,黑乳菇12份,大叶醉鱼草7份,吹风藤11份,山牛蒡14份,牛尾独活17份,老鹳草29份,芦子藤21份,白桂木根18份,阿利藤12份和山木通14份。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见血飞18份,豆豉姜26份,尖尾风29份,虫牙药7份,黑乳菇14份,大叶醉鱼草6份,吹风藤14份,山牛蒡11份,牛尾独活16份,老鹳草26份,芦子藤24份,白桂木根17份,阿利藤13份和山木通11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35~45分钟,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震,未经杨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