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8841.7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宋乐;黄青;吴跃进;刘斌美;余立详;倪晓宇;余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红外 光谱 检测 装置 | ||
1.一种管状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导光纤(1)、光谱信号收集透镜(2)、样品探测系统(4)、管状通道(5)、近红外光源(6)、气流控制阀(7)、上固定片(8)、下固定片(9)和装置本体(10),所述管状通道(5)的中部套设在装置本体(10)内,上固定片(8)和下固定片(9)分别设置于装置本体(10)的上下两端,样品探测系统(4)设置在上固定片(8)上,近红外光源(6)均匀分布在管状通道(5)的四周,气流控制阀(7)设置于管状通道(5)的下部,管状通道(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近红外窗片(3),光谱信号收集透镜(2)位于近红外窗片(3)上,传导光纤(1)固定在光谱信号收集透镜(2)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通道(5)的上部为样品的进口,下部为样品的出口,上部和下部的弯曲方向相反,上部与中部的夹角90°~270°,下部与中部的夹角为27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通道(5)为近红外玻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信号收集透镜(2)的中心轴线、管状通道(5)中部的中心线、传导光纤(1)的中心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源(6)包括点状光源、线状光源和环状光源,近红外光源(6)发射的波段为780~2526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的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光纤(1)是一分二近红外光纤,位于管状通道(5)的上部和下部的两个传导光纤(1)将收集的信号耦合至一束光纤进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8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盒装式拼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