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灵活TDD重配置系统中非周期CSI反馈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8010.X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阳;张世昌;孙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郑瑜生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活 tdd 配置 系统 中非 周期 csi 反馈 方法 设备 | ||
提出了一种灵活TDD重配置小区中非周期CSI反馈的方法,包括:步骤A:UE接收eNB发送的信令信息,获得CH和CL对应的子帧位置;其中,CH和CL对应不同的子帧集合;步骤B:所述UE在CSI请求子帧上检测携带非周期CSI请求的上行DCI信息;步骤C:所述UE在相应的上行子帧上向所述eNB反馈针对相应CSI子帧集合的非周期CSI。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方案,通过隐式或显式的方式定义CSI子帧集合,终端获取非周期CSI反馈过程中CSI子帧集合的指示信息之后,能够实现灵活TDD重配置小区中针对CH和CL的非周期CSI的反馈,提高了系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中的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技术,特别涉及灵活TDD重配置系统中非周期CSI的反馈技术。
背景技术
3GPP标准化组织的长期演进(LTE)系统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双工方式。在LTE TDD中,每个无线帧的长度是10ms,它等分为两个长度为5ms的半帧,具体如图1所示的LTE TDD帧结构。而每个半帧包含8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和3个特殊域,该3个特殊域包括下行导频时隙(DwPTS)、保护间隔(GP)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这3个特殊域的长度的和是1ms。另外,图1所示的LTE TDD帧结构的每个子帧由两个连续的时隙构成,即第k个子帧包含时隙2k和时隙2k+1。
LTE TDD支持7种上行下行配置,如表1所示,其中,表1中的D代表下行子帧,U代表上行子帧,S代表包含上述3个特殊域的特殊子帧。
在当前LTE协议的规定中,小区的TDD上下行配置是半静态的,eNB不会频繁改变小区内的TDD上下行配置,至少在一次数据传输过程中,小区内的TDD上下行配置不会发生改变。
表1
在现有LTE/LTE-A系统中,UE会根据eNB的配置,周期或非周期的反馈CSI信息,以便eNB获取UE的下行信道状况。对于非周期CSI反馈,是由包含在上行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格式中的CSI请求(CSI Request)比特触发的。在3GPP标准Rel.11定义的LTE-A系统中,定义了10种TM(Transmission Mode,传输模式),对于传输模式TM1~9,不存在CSI进程(CSI Process)的概念,或者认为CSI进程数为1,对于传输模式TM10,eNB能够通过高层信令给UE配置多个CSI进程,并且每个CSI进程可以最多划分两个CSI子帧集(CSI Subframe Set)。在一次非周期CSI反馈触发的一个或者多个CSI进程中,当对一个CSI进程配置了2个CSI子帧集时,一次非周期CSI反馈是触发对其中的一个CSI子帧集CCSI,i(i=0或1)的CSI反馈。具体地说,UE是在CCSI,i中某个下行子帧内确定CSI参考资源(CSIReference Resource),并进一步进行CSI测量;其中CCSI,i由触发上述非周期CSI反馈的CSI请求所在的下行子帧决定,即CCSI,i为包含CSI请求的上行DCI所在子帧的CSI子帧集。可见,在3GPP标准Rel.11中,非周期CSI反馈对应的子帧集,是由包含非周期CSI请求的上行DCI所在的下行子帧隐含指示的。
为了满足移动用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在LTE-A中,灵活TDD重配置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灵活TDD重配置技术可以使当前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比例更符合当前上行业务量和下行业务量的比例,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上下行峰值速率并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
- 下一篇:隔离的串行器-解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