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板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7496.5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03 | 分类号: | E02D5/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施工用具,特别是一种复合材料板桩,具体地说运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代替钢、混凝土或木等传统材料制造板桩结构。
背景技术
板桩结构已经在国内广泛使用了几十年时间,在河道开挖及防护、基坑围堰支撑等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特点。钢结构强度高,但易腐蚀、外观效果差;混凝土板桩结构自重大、强度低只适用于小范围内使用;木结构板桩强度低、易腐蚀只适用于小型工程。由于传统材质制造的板桩存在上述缺点,需要一种新型材质的板桩。
专利(CN 302071676 A)公布一种复合材料板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桩体1为复合材料桩体,在所述的桩体1的上端包裹有不锈钢套头2,下端连接有不锈钢桩靴3,桩体1的两侧边分别连接有与相邻的桩体1相连的锁扣4;所述的桩体1由芯材301、包裹芯材301的内包裹层302及将各包裹有内包裹层302的芯材301包裹成所需形状的外包裹层103组成,相邻芯材301之间形成有格构结构104。专利(CN 302071676 A)采用复合材料夹芯(需包裹芯材301)断面,此类型板桩断面有利于增加板桩的整体刚度,但也存在制造复杂、桩体笨重、锁扣连接复杂、不便于插打施工、总成本高的缺点。
本发明同样采用复合材料但不需包裹芯材采用全复合材料,且锁扣与板体一次成型(不需额外连接件),桩体简洁,制造安装较为方便,方便插打施工,总成本相对较低,为了提高桩身刚度及控制桩身变形在桩顶设置锚拉杆结构。
复合板桩具有耐腐蚀好、轻质高强等优点,与木材、混凝土和钢板桩等传统板桩相比,能更好地适应恶劣的水下环境,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在海岸和码头的加固和修复工程、水域改造及临江靠海地区的基础建设工程中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复合材料板桩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强度高、变形性能好,能够较好的适应结构受力的要求;且耐腐蚀性能好可适用于海洋等腐蚀性环境,免维护。复合材料也存在弹模低、变形大、局部抗冲击性能差的缺点,需要采用特殊构造措施以减小其受力变形;同时由于成型工艺特殊性(采用拉挤成型),板桩截面及连接槽口需综合考虑制造、安装、造价等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板桩,用轻质高强耐腐蚀的复合材料替代传统建筑材料制造支撑防护结构。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板桩,包括桩体,桩体为复合材料桩体,截面加劲设置在桩体表面,桩体两侧通过槽口将若干个相同的桩体连接成一整片,桩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包裹有钢护板,在桩体上部设有横梁,将采用槽口连接桩体夹在中间,横梁上设置锚拉杆。
复合材料板桩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高性能纤维和基体通过拉挤工艺制造成型的高性能材料。采用的纤维种类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以及苎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基体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复合材料配比根据具体受力情况决定。
所述的桩体的截面形状为U形,为了提高桩体截面的局部稳定性能,在板桩薄壁上设置I字形、圆形、丁字形加劲肋或通过板桩薄壁板局部弯曲达到提高薄壁受力性能目的;
所述的桩体板桩采用特殊槽口连接,桩体一端设开口圆形环口,另一端设实心小圆;一端小圆可以插入到另一端开口圆环中,圆环开口尺寸需小于小圆的直径。开口圆环圆心与实心小圆圆心在一条直线上,且开口圆环关于开口圆环与实心小圆圆心连线对称此槽口有利于板桩正或反向拼接,且可适应安装时轴线误差;
所述的桩体顶部设置锚拉杆,为预应力筋、粗钢筋或复合材料筋。
所述的桩体在板桩上下端包裹钢护板。
所述的桩体在板桩间设置联结横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板桩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高性能纤维和基体通过拉挤工艺制造成型的高性能材料。采用的纤维种类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以及苎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基体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板桩采用拉挤工艺制造,有利于大规模组织生产。
(2)板桩体采用截面形状为U形,采用多种加劲方式提高板桩薄壁局部刚度,根据工程需要,可灵活选用加劲方式。
(3)板桩之间采用特殊槽口形式,有利于板桩插打施工及板桩形成整体。
(4)板桩顶采用预应力筋、粗钢筋、复合材料筋中的一种,以利于减少板桩结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7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司筒
- 下一篇:石质建筑衬板加工的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