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烧器腔体抗结焦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87249.5 | 申请日: | 2013-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6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复东;周宏喜;李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大热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M5/08 | 分类号: | F23M5/08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烧 器腔体抗 结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器腔体抗结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污染环境,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生物质具有挥发份高、炭活性高、氮硫含量低、灰分低等特点,是一种洁净低碳能源,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的双重属性,是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优质环保燃料。目前,我国生物质能逐步得到应用,生物质燃烧器工艺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传统的生物质燃烧器腔体都采用单层结构,通过保温砖、耐火(水)泥等材料垒砌而成,这种腔体结构,内壁温度很高,与燃烧后的生物质含灰烟气接触,非常容易结焦,长期运行,必将降低生物质燃烧器的性能。
为解决这一难题,有专家设计的生物质燃烧器腔体外侧采用了夹层结构,并通过风对腔体表面进行冷却,这种腔体结构,气-固热传导性能差,腔体内壁温度依然很高,与燃烧后的生物质含灰烟气接触后,还是非常容易结焦,长期运行,势必将降低生物质燃烧器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器腔体抗结焦的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生物质燃烧器腔体易结焦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质燃烧器腔体抗结焦的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在不改变腔体外侧夹层的结构情况下,通过夹层中的水对腔体表面进行冷却,这种腔体结构,液-固热传导性能好,腔体内壁温度大大降低,此时与燃烧后的生物质含灰烟气接触,腔体表面不容易结焦,大大提高了生物质燃烧器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外侧采用夹层结构,厚度为M1,腔体固定在平台底板上,可以焊接,也可以用螺栓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材质采用耐热防水材料,可以为耐热钢,也可以为其他耐热防水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夹层中进冷却水。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侧装有测温装置,以获取当前腔体温度;由用户自行设定腔体理想的工作温度,取当前腔体温度与理想工作温度的差值,自动调整冷却水的进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当前腔体温度与理想工作温度的差值,自动调整冷却水的进水量步骤包括:
A.每间隔时间T1,计算当前腔体温度与理想工作温度的差值△T,当所述的0<△T<M时,根据△T的变化,按正比例来调整冷却水的进水量Q1;当所述的△T≤0时,冷却水最小进水量为Q。
B.每间隔时间T2,计算当前腔体温度与理想工作温度的差值△T,当所述的0<△T<N时,根据△T的变化,按幂级数算法来调整冷却水的进水量Q2;当所述的△T≤0时,冷却水最小进水量为Q。
所述的T1、T2、M、N、Q为固定值或者为用户设定的常数,且所述的T1大于所述的T2。
进一步的,步骤A中所述的进水量Q1的计算公式为:
当0<△T<M时,Q1=(1+△T/M)*Q*100%;
当△T≤0时,Q1=Q*100%
所述的Q为冷却水最小进水量,所述△T=当前腔体温度-理想工作温度。
进一步的,步骤B中所述的进水量Q2的计算公式为:
当0<△T<N时,Q2=Q(1+△T/N);
当△T≤0时,Q2=Q*100%。
所述的Q为冷却水最小进水量,所述△T=当前腔本温度-理想工作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取上述任一项所述生物质燃烧器腔体抗结焦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夹层中的水对腔体表面进行冷却,根据当前腔体温度与理想工作温度的差值,自动调整冷却水的进水量。这种腔体结构,液-固热传导性能好,腔体内壁温度大大降低,此时与燃烧后的生物质含灰烟气接触,腔体表面不容易结焦,大大提高了生物质燃烧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器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器腔体抗结焦的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器腔体的结构示意图,腔体夹层固定在平台上,且夹层内充满冷却水,腔体内壁装有测温装置。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器腔体抗结焦的方法的实施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B1中,获取当前腔体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大热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大热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7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