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垄沟机械深施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6340.5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军;朱明君;邵广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镇县淮鸿灰天鹅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B79/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垄沟 机械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施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垄沟机械深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别称:苞米、苞谷、大棒子、老玉米棒子、玉蜀、玉溜等。
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且玉米有减肥长寿等功效。
而玉米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是属于主栽作物,常年都是大面积的种植,对于肥料的利用率的高低是对产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普通的施肥方法无法做到高的肥料利用率,这样就在施肥的方面限制了产量的提高,这样就可能会造成产量跟不上需要,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步骤清晰、栽培效果良好的一种玉米垄沟机械深施肥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玉米垄沟机械深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和施入底肥:采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方式,每年4月上中旬进行灭茬整地,整地前在原垄沟内豁沟施入底肥,每亩施46%尿素7kg、64%磷酸二铵20kg、50%氯化钾10kg、硫酸锌1.5kg,或44%含量测土配方肥50kg,次啊用垄体内分层施肥,施肥深度15-18cm;
步骤二、选用合适器械:选用配套追肥装置机械与轻便犁配套使用,用大犁带单体播种机边封垄边施肥于垄沟内;
步骤三、选用合适化肥:化肥选用颗粒状硝铵、尿素,用量采用测土配方,也可以采用常规施肥量,每亩追施尿素20-25kg,追肥深度8-15cm,覆土厚度5-7cm;
步骤四、适时追肥:追肥适期在玉米拔节或大喇叭口期,即玉米膛二遍地、起大垄时进行,趟地起大垄,追肥同步完成;
步骤五、配套农艺:
5.1、选用优良品种:种子纯度不小于98%、净度不小于99%,发芽率不小于95%,含水率不大于16%,播种晒种2-3天,选用20%丁硫·福·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或8.1%克·戊·三唑酮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可按药种比1:35-45进行种子包衣;
5.2、精细整地:采用SGTN-280型号双轴联合整地机,进行灭茬、旋耕、深松、施肥、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做到地平土碎,上实下虚,无残杂物,耕暄深度25cm以上;
5.3、适时播种:当土壤5-10聪明耕层稳定通过5-6℃,即可播种,采用2BJ2精密播种机精量播种。施肥后坐滤水,将种肥覆盖;
5.4、合理密植:依据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模式,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
5.5、适时追肥: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
5.6、防治病虫害:防治玉米螟采用BT乳剂、快杀灵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病害主要是大小斑病,在玉米抽雄前后对发病田块用50%多菌灵WP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WP800-1000倍液喷雾;
5.7适时收获:促熟降水、放秋垄,在玉米蜡熟中后期进行站秆扒皮晾晒,提高籽实成熟度,为降低含水量,可晚收15-20天,并且精收细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上述步骤非常的简单明了,适合专业的人员操作,而也适合非专业的人员操作,而且上述方法的成本不高,通过机械深施肥比人工施肥的效率更加的高,精度更加的高,并且效果更加的好,而且减少了大量的施肥时间。本发明方法合理、步骤清晰、栽培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镇县淮鸿灰天鹅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固镇县淮鸿灰天鹅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6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片变压器
- 下一篇:变压器电流输出套管阻磁板